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围绕有农公司移动秸秆炭化设备生产、国华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引进装备制造企业,加快配套产业发展,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设备制造,打造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依托黟县农业森林自然资源优势,聚焦生物质能(秸秆固化碳化)、沼气发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

  推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三重一创”,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产业、新能源、文化创意等产业,全面布局未来新型产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行动,开发利用富锌富硒资源,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研制与规模化生产等行业,开发品牌药膳、养生食品等特色产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以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和开发区孵化器建设为抓手,开展黟县“五黑”、富硒绿色食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围绕“旅游 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专栏三: 三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黟县军民融合无人机产业园建设项目;高端精密轴承套圈热处理项目。节能设备研发生产项目;黄山思贝乔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项目。“黟品五黑”产业文化创意未来网建设项目;主城区智慧城建设项目;瞄准机械电子、绿色食品关键环节“机器换人”研发生产智能化产品项目。

  新能源产业项目:有农秸秆碳化产业项目;瞄准江汽集团、合肥阳光、合肥杰事杰、南京冠亚等公司,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太阳能光热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所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研究室、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系统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招商引资引智研究开发及生物质燃料、逆变器、风机设备、电池智能管理等项目。

  大健康产业:黟品五黑、富硒绿色食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干细胞化妆品、疾病防治、远程医疗等医疗智能化技术产品项目。依托黄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搭建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研发平台,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第五节 深入推动创新驱动

  “十四五”是决胜“中国制造2025”最关键的五年,应继续围绕“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结合“高质量”“现代化”等主题,以打造“智慧黟县”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技术创新体系。至2025年,实现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2.5%以上;80%的规上企业建有研究中心,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企业)技术中心5家,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绩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评审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把创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需求项目库,密切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产学研基地,以工业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积极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办或联办研究院,破解技术成果产业化瓶颈。大力推进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企业)研究中心或联合研发中心,带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攻关及成果产业化。完善创新创业全链条,建立一批多层标准化厂房(孵化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十四五”期间不仅要注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也要重视培育和引进一批年纪轻、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创新和动手能力强的团队骨干和中坚力量,造就一批能够长期根植和服务黟县的创新人才。另外要提升人才政策的灵活性、务实性,对工业发展亟需的实用人才,加大培育引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引进和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和科创团队。

  第六节 全力推进融杭接沪

  牢牢抓住《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黄山市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方案》实施的发展机遇,以建设“产业飞地”“研发飞地”为载体,以理念接轨为先导,以产业协作和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拉高标杆全面融入长三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打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产业联动融合。瞄准长三角一体化趋势,充分利用黟县资源优势,按照“合作共享、择优承接、共同培育”的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黟县工业项目承接能力,谋划建设合作示范园合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

  金融联动融合。完善优惠政策体系,重点支持长三角区域合作园区引进企业项目和飞地产业园项目。支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开展特色金融业务试点;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深化新型政银担企合作,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科创联动融合。依托融杭接沪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创联动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建立长三角“科研飞地”和“反科研飞地”,探索推进科技攻关协作、成果转化协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和订单培养机制,联合培养技术转移转化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支持联合开展技术经理人培养培训。

  交通联动融合。发挥黟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通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我县对外交通条件。依托昌景黄和池黄高铁优势,谋划黟县经济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以黟县经济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坚持等高对接,强化规划和政策引领,促进交通运输提质扩容,推进黟县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互联互通。

  第五章 推进园区提质升级

  “十四五”期间,黟县经开区将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需求,以“双招双引”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以加快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标准规划扩园升级,全力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新建一个飞地产业园,新扩园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

  第一节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突出统筹相关配套政策,联动推进园区建设,加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提升公用设施水平。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发区污水和垃圾处理、地下管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园区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水、电、燃气、供热、公安、消防、园林等公共设施。加快推进“五黑”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新建“五黑”产品孵化中心,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为下一步项目洽谈、项目引进奠定坚实基础。实施产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废气专项治理、固废综合利用专项行动,加速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理及相关配套设施,全力提高开发区公用服务设施现代化水平。

  完善园区配套服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人、财、地、能等关键要素向开发园区倾斜,加快园区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餐饮商贸、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园区由封闭型的区块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建立健全园区配套商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强化标准厂房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投资建设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紧紧围绕产业特性、行业特点、企业特征进行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总体布局、规模以及有关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采用公司化运营,激发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第二节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奋力推进园区“腾笼换鸟”,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加速推进园区扩容升级,不断提升我县开发园区产业承载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