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围绕产业聚焦、龙头引领、总量做大、特色彰显,以开发区建设为着力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突出主导产业“链长制”,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要素向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园区集聚,不断推动机械电子顶天立地,绿色食品铺天盖地,新兴产业脚踏实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单项冠军”,形成独具黟县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坚持融杭接沪战略。牢牢抓住“双循环”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等方面,全面对接沪宁杭,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弱项短板,为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创造集聚最佳要素,全面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紧紧围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 ”,为工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塑造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成长型企业。

  坚持“四个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四个融合”。提高园区产业融合水平和智能服务水平。提升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加人才公寓、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产城融合、低碳高效的特色小微园区。

  坚持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化低碳生产,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统筹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节能减排,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工促农,统筹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大力谋划发展旅游服务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发展必须在突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同时,统筹五东殿新区、渔亭等园区工业错位发展,实现“一区两园”工业经济互利共荣。

  第三节 发展思路

  牢牢抓住“六个一批”。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的工作思路,牢牢抓实“六个一批”推动工业加速发展,即每年通过招商引资签约一批工业项目,为工业培后劲;对签约项目督促加快开工,形成一批在建项目,为工业添生机;鼓励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增资一批提质增效;加强在建项目推进,按期投产一批形成生产力,为工业增后劲;加快见效一批,对投产项目加快生产,产生效益;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和延链谋划一批项目,加速我县主导产业发展。瞄准长三角、大湾区对接资源招商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促进项目落地生效,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始终坚持“三个围绕”。一是围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两大主导现有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需求,积极引导企业集聚特色化发展;二是围绕我县五黑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培育一批高品质、高市场知名度的五黑类企业,将我县打造成长三角著名的健康休闲食品集散地、绿色食品产业论坛永久会址地;三是围绕旅游发展工业,以五黑食品、水、酒为重点,变基地为景区、企业为景点,以旅游为牵引提升我县工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努力促进工业加快发展。

  奋力推进“三个融合”。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强化核心功能,外包非核心业务,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推进工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形成“工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促进工业”的良性循环,依托黟县旅游产业优势,发展旅游工艺品、文创产品、旅游食品等产业。推进工业和农业融合发展,依托黟县香榧、黄精、五黑、富锌硒资源,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第四节 战略目标

  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新入园企业超过50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以上,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投资额累计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入库税收达到2亿元。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4家、绿色工厂3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

  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县经开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新增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入驻工业企业达到10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工业产值达到3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过10%,入库税收翻番突破1.5亿元。创新工业招商方式,完成标准的试点改革,实现“腾笼换鸟”向“筑巢引凤”转变,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建成“产业聚集、龙头引领、总量做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

  产业结构显著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至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80%以上,年均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全面提高。至2025年,全县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2%;70%的规上企业建有研究平台,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企业)技术中心3家,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企业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知名品牌显著增加,其中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件,安徽省商品品牌示范企业达到10家。

  节能降耗显著进步。工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工业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制造业深入推进,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能耗和排放指标达到省控标准,“三废”达标排放率100%。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广泛使用erp、mes等集成应用,采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业务;县级队企业建立网络化创新与知识管理平台;力争规上企业加入皖企登云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在主导产业得到全面应用,开发区基本实现信息化。

  表1 黟县“十四五”工业经济及园区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属性 2020年 2025年

  1 5总量指标 工业增加值(亿元) 预测性 8.2 15

  2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预测性 31.4(累计) 50(累计)

  3 规上工业入库税收(亿元) 预测性 0.44 2

  4 规上企业数(家) 预测性 26 40

  5 创

  新结构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预测性 8 18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预测性 70 80

  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预测性 3.43 10

  8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产值比重(%) 预测性 24.4 30

  9 制造业占gdp比重(%) 预测性 17.9 24

  10 工业r&d占比(%) 预测性 0.6 1.2

  11 园区

  发展 产业产值(亿元) 预测性 20.9 35

  税收(亿元) 预测性 0.45 1.5

  园区面积(平方公里) 预测性 1.9 2.9

  12 创新指标 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 预测性 5 10

  13 智能工厂(数字车间) 预测性 累计增加4家

  14 绿色工厂 预测性 累计增加3家

  15 专精特新企业 预测性 累计增加3家

  16 授权发明专利 预测性 年均增长10%

  17 绿色发展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降低 约束性 达到省控目标

  18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约束性 达到省控目标

  19 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 约束性 达到省控目标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做大做强机械电子

  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中心,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壮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总量。力争到2025年,全县机械电子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将黄山旺荣电子打造成为省内规模最大、国内一流的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争取在创业板上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