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新阶段新要求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

  第二节 机遇挑战 5

  第二章 求实创新,科学确定发展新目标 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8

  第二节 基本原则 8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分类精准施策,推进农产品稳产保供 14

  第一节 强化耕地质量,固牢稳产保供战略根基 14

  第二节 聚焦粮油及重要农产品,着力供给保障 15

  第四章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17

  第一节 加快现代特色种业发展 17

  第二节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18

  第三节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 19

  第四节 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21

  第五章 发展精致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3

  第一节 聚焦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24

  第二节 聚焦茶产业,打造核心增长极 28

  第三节 聚焦市场占有率,推进农业品牌提升 32

  第四节 聚焦三产融合,推进产业融合建设 34

  第五节 聚焦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38

  第六节 聚焦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40

  第七节 聚焦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农业高水平开放格局 42

  第六章 塑造美丽乡村,打造不同场景“新安山居图” 44

  第一节 加强城镇建设和村庄规划管理 44

  第二节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44

  第三节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46

  第四节 优化配置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8

  第五节 创新提升乡村治理体系 49

  第六节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49

  第七章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52

  第一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52

  第二节 切实推动农村“三变”改革 52

  第三节 稳妥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 53

  第八章 强化价值引领,打造新时代“新农人” 55

  第一节 大力培养高素质“绿领” 55

  第二节 加快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57

  第三节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59

  第九章 巩固拓展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62

  第一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62

  第二节 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62

  第三节 常态化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 63

  第四节 坚持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63

  第五节 坚持多方参与帮扶机制 64

  第十章 强化保障措施,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65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65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65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66

  第四节 强化法治保障 66

  第五节 强化绩效考核 67

  第十一章 规划环境评估影响说明 68

  第一节 主要环境影响概述 68

  第二节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70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7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黄山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新阶段新要求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为主引擎,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9.4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872元增加到2020年的18311元,连续保持全省前5位,农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76.5万亩、5.7亿斤以上,生猪出栏稳定恢复到2017年水平。始终把茶叶作为山区生态富民的支柱产业,以全产业链有机化为抓手持续推进茶产业发展,茶叶产量、产值稳定占比全省三分之一,茶叶出口占全省的80%,全国的七分之一。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2020年茶叶产量4万吨,产值38.8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8.6%和25.2%。茶叶综合产值达150亿元。被誉为“中国名茶之都”。山泉流水养鱼产业已成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新兴产业,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现了“草鱼”变“金鱼”。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243万亩。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安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证注销、船回收、网销毁4个100%。在全省率先构建“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达80%以上。农药化肥“两减量”、秸秆粪污“两利用”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3%和98.3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目标顺利完成。休宁县获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81个,面积126万亩。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000余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农村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826”行动计划,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2家。屯溪区农产品加工集群和歙县薇薇茶业等6家企业分别入选省“五个一批”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强园和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6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34家。徽茶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2个,省“特色产业 金融 科技”发展试点3个,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级4个。拥有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20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0.8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58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222亿元。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骨干力量,全市家庭农场达14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02个。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发放权证30.4万本,摸清了承包地底数,让承包农户吃上了“定心丸”,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抵押融资,推动了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全市农村耕地、园地流转面积57.8万亩,流转率达35.0%。歙县、休宁县列入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成员116.8万人,股份量化资产17.6亿元,发放集体组织证书705本,发放股权证35.8万本。687个村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占总村数的99.7%,通过“三变”改革,村集体增收3658.05万元,户均增收208.46元。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全面消除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20年底集体经济强村达89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2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