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稳中求进,绿色发展迈出重大步伐。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灾情迭加等不利情势,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制定实施州36条及文旅发展10条、建筑业发展8条、升规上限激励10条等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州经济发展逆势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472亿元,增长3.5%、居全省第二方阵;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增长10%、居全省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居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居全省第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完成55.12亿元,增长17.8%、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52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277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63元、增长6.4%,增速均居全省第二方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以内、涨幅低于全国水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43%、8.5%。特色产业重点突破,引领产业能级提升。文旅产业困中求进。高规格召开全州文旅发展大会,点击关注量超2亿次。编制完成稻城天文考古公园保护利用规划,加快编制亚丁村村落保护恢复更新规划、雅江天龙湖景区规划。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建成红军飞夺泸定桥展示(一期)工程和文旅驿站7座。牛背山景区开园营业。新增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及名镇名村4个,国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9个。《康定情歌》《长征长征》实现首演,《向阳之地·亚丁》音乐专辑火爆全网。“网红”带动甘孜旅游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州接待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我州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全国第七,在线旅游资产指数全国第六。康定市跻身中国旅游百强市。能源基地成势见效。开展清洁能源“二次摸底”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论证,全州技术可开发量超2亿千瓦,向省提出9条电力外送通道建议。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达167亿元,新增清洁能源装机320万千瓦、电力外送能力230万千瓦。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和两河口、苏洼龙电站投产发电,旭龙水电站核准,全球最大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全省唯一核准的120万千瓦两河口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在建光伏435万千瓦、占全省新批60%,规划新增抽水蓄能占全省上报国家的90%。川渝环线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线路开工建设,苏洼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运。“飞地园区”引进项目11个,实现产值507亿元,税收分成1.81亿元、创历史新高,甘眉园区跻身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农特产业重点突破。制定实施“有机之州”意见,全面推行“田长制”,新增高标准农田3.82万亩,预计粮食产量达23.55万吨,有机市场主体达45家,有机产品达108个。建成“三江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带83.46万亩,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州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及家庭农场34个。建成现代林业园区5个。实施牦牛产业集群项目28个、完成投资3.4亿元。出台牦牛产业集群实用技术指南,建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标准5个,牦牛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理塘全产业链牦牛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全球减贫案例。亚丁牦牛成功入选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入选总量达13个、居全省第二。出台藏香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新增藏香猪养殖园区2个、州级畜禽规模化养殖场19个。建成高原食品饮料、特色中藏医药、农旅产品销售中心。新组建科技服务团队26个,全省唯一“科创中国”动物健康服务点落地我州,色达成为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乡城种养循环园区成为全国典型。四大动能加快释放。完成改革创新事项163项。全州市场主体达8.1万户,新增“个转企”105户,新升规上限42户,民间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4300亩。建成产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联合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2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刷新多项伽马射线暴观测世界纪录。“圣洁甘孜”授权使用企业达44家。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15场次,新签约项目38个,实施招引项目96个、到位资金158.61亿元。编制完成“数字甘孜”总体规划,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一期)、应用场景15个、应用系统26个,新增4g基站627个、5g基站813个,数据共享开放居全省第一方阵。
我们提升治理能力,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增强上游意识,扛牢上游担当,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示范创建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编制,完成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任务。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4.31万亩。林草长制、河湖长制、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新增省级生态县4个,色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白玉拉龙措、炉霍鲜水河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甘孜草原入选全国首批“红色草原”,康定、色达成为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系统治理高质高效。编制完成全国首个《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综合治理“三化”土地110.71万亩、水土流失145.83万亩、鼠虫害面积600万亩。全域无垃圾行动全面推进,配备垃圾分类设施3.1万个,整治城乡环境乱象13.4万起。建成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114个、公厕67个、农村户厕2.83万个。色达泥拉坝湿地入围国际重要湿地推荐名单。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退出254宗,石渠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成为全省典型案例。清理整改长江经济带小水电34座,在全省率先出台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考核办法。整改完成生态环保“央督”“省督”及“回头看”反馈问题956个(项、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实现3个“百分之百”,地表水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环境治理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
我们推进融合发展,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牧区发展不充分这个最大难点,我们统筹推进交通先行、乡村建设、城市更新“三大行动”,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重点交通建设项目30个,完成投资107.2亿元、连续10年投资超百亿。完成川藏铁路用地征拆,川藏铁路配套公路建设有效推进。两康高速、g662等5条公路纳入国家路网规划。在全国率先探索资源开发与高速公路建设打捆招商一体实施新模式,道孚180万千瓦抽水蓄能(光伏)与成玉高速新都桥至炉霍段成功实现打捆招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不敢想变为现实。提档升级国省干线595公里,大中修路面32公里,建成美丽乡村路111公里、通村通组通畅路399公里、“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驿站816个,新增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完成106个村电网巩固提升,建成水利工程12个。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实施国省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省内对口帮扶项目484个,完成投资15.67亿元。雅江松茸交易中心成为全国东西部协作先进案例。新增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3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精品村20个,155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万元。召开首次全州牧区工作会议,出台推进新时代牧区工作意见,9个牧区县投入衔接资金17.4亿元,“三牧协同”“三生联动”“三治融合”扎实有效。预计,牧区经济总量达171亿元、增长4.1%,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80元、增长6.2%。城乡建设规范有力。划定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编制完成州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和54个乡镇级、17个村级片区规划。优化提升康定、泸定、甘孜城市规划,完成首轮国土空间规划执行州级巡察。实施全州城镇供气供暖供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工建设“宜居工程”试点项目11个,新增供暖面积54.9万平方米。实施甘孜、理塘、康定、泸定、稻城重点城镇建设项目60个,完成投资13.18亿元。创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2个,新增中国传统村落23个、居全省第一。改造老旧小区5050户、棚户区230户、农村危房488户,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2部。搬迁掉边掉角农户232户,安置水电移民16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