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成都市成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袁顺明

  (2021年12月2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成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成华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实现重大跨越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锚定“1556”总体发展思路[1],坚持“三先三升”工作取向[2],扎实推进“631”重点项目建设[3],聚焦经济发展“十大重点领域工作”[4]精准发力,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总量五年跨越5个百亿台阶、比“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前一年迈过千亿元大关,综合竞争力提升至全国百强区第91位,连续四年蝉联全市目标绩效考评先进单位,较好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21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2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总量持续位居五城区第一,工业增加值完成36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5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88%,税收收入完成62.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7.93%。

  五年来,我们坚定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培育形成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两个“3 3”产业体系[5],着力构建“1 n”都市工业空间布局[6]和“三轴八圈”现代商贸空间格局[7],万象城、王府井、龙湖滨江天街、万科天荟等一批顶级商业综合体建成投运,打造甲级和超甲级写字楼8栋、税收亿元楼宇10栋,培育准独角兽企业6家,“四上”企业达到77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金融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持续领跑五城区,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0∶28.6∶71.4。积极抓创新、聚人才、添动力。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集国家省市级双创载体10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6个、国家省市级专家人才519名,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22家,4家企业实现并购上市,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85家增加至23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从4.2亿元增加至36.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450亿元增加至650亿元。全面强改革、优机制、破瓶颈。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政府工作部门、街道、社区分别优化调整为26个、11个、83个,探索产业功能区“员额制”改革试点,组建千亿级规模的成华发展集团,5家区属国有企业晋升aa 信用等级,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五年来,我们坚定践行协调发展理念,产城融合格局加快构建。坚持以“中优”部署要求重塑城市经济地理,调减传统低端仓储物流用地1725亩、调增公服用地和公共绿地5325亩,相继完成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产业功能区规划设计和“两图一表”[9]绘制,各产业功能区齐头并进、特色发展格局加快呈现。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全面完成区域总体规划编制,北湖生态公园一期、熊猫广场等生态人文场景建成投用,全面完成熊猫基地二期建设,片区生态价值加速向经济价值转化。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盘活存量楼宇110万平方米,建成投运高品质科创空间50万平方米,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工业互联网三个百亿集群,竞争力跃居全省产业园区第四位。东郊记忆艺术区实施“工业遗产、文创园区、文旅地标”三位一体打造,活化利用16处50万平方米工业遗存,建成8处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获评中国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东客站枢纽经济发展区完成城市级tod设计和“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建成投运万象城二期等160余万平方米产业载体,获评四川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建设路金融商务总部发展区建成投用世茂大厦等37万平方米产业载体,成功打造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亚太并购大厦,商务商贸、金融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建成投用泛悦城市广场等8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蓉欧 家需求”地位持续巩固,升仙湖商务区建设破题起步,获评中国西部门户枢纽经济新高地。

  五年来,我们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公园城区品质持续优化。生态本底不断夯实。统筹推进城市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建成投用17个共2672亩城市公园、290余公里绿道、630余亩小游园微绿地,新增立体绿化1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5%,成功打造二仙桥公园婚姻登记处等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公园城市建设实物量位居五城区前列。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完成51个站点tod站城一体化设计,新开通地铁4条、站点22个,新建、整治道路277条,打通断头路30条,形成“7环13射”城市骨干路网[10],建成区路网密度提升至8.13公里/平方公里。策划50个城市有机更新单元,完成300余处空间品质提升、11个公园城市示范街区打造、120处景观照明工程,呈现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和“2 11”特色街区[11],“中优”工作综合考评蝉联全市第一。环境治理切实加强。纵深推进厕所革命、城管革命,完成“两拆一增”点位521个,整治背街小巷236条,新建、改造公厕179座,打造全市最美街道15条,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实现全覆盖。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问题整改,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6年同期增加83天、pm2.5浓度下降34.4%;完成方家河等31公里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北湖生态公园升级改造,出境断面水质达标考核排名稳居五城区前列;完成226家“散乱污”经营主体整改,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城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5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