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0日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深圳市市长 覃伟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较好完成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12.8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元、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万亿元、增长7.8%。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12.5%,总量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2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6.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2.4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科技创新成果振奋人心。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华为高端手机重返市场,体外膜肺氧合仪、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化。两项创新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二。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累计40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前海累计8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民意速办、跨境数据交易、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出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实际利用外资626.2亿元,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倍。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8%、提升5.7个百分点,居超大城市首位。笔架山体育公园、翠湖文体公园、盐田云海公园等30个公园建成开放。地铁8号线开通至大小梅沙,地铁运营里程达567.1公里,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开工建设轨道交通五期工程。有效应对“苏拉”等台风和“9·7”极端特大暴雨。加快筹建国际红树林中心。

  ——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九大类民生支出3310亿元,全面完成十大民生实事。新增就业19.7万人。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8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7万个、托位1.6万个。建成市第二儿童医院等10个重大医疗项目,新增床位5500张。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8.9万套(间)、供应分配10.3万套(间)。建成开放深圳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出台实施深圳民营经济“20条”、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20条”、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33条”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干部助企行”“我帮企业找市场”等行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08.3亿元、办理出口退税1582.6亿元。商事主体达422.6万户,新登记56.5万户、增长26.4%,其中:个体工商户增长44.0%、企业增长14.7%。新增“个转企”3582家、“小升规”172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独角兽企业6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工业投资2338.3亿元、增长43.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23.6%。基础设施投资2069.8亿元,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223.0亿元、增长8.6%。重点片区投资3056.1亿元、增长18.4%。利用地方政府债券702.6亿元,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50.0亿元,扩募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16.6亿元。盘活市区两级政府资产超100亿元。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出台促消费“21条”,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45.9%、19.4%,网络零售额增长26.1%,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4.3%、14.9%。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8家。建成开业前海山姆、龙华开市客等商业项目,加快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商业街区建设。携手香港举办首届“港·潮流”购物节,深港融合消费成为新亮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4.4%、占进出口总额53.6%。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0.0%、总额1347.7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5.2%、总额超3000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3%,全国首个rcep农业贸易合作中心落户深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增长33.9%。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56个,新增总部企业50家,新设外资企业8002家、增长86.6%、占全国14.9%。新增商贸实体实现批发零售额和进出口额增量“双千亿”。深圳创投日、产业投资人大会签约基金规模超1800亿元。全球投资者更加看好深圳,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资本选择深圳、投资深圳。

  (二)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20 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智能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10.2%、16.2%、24.2%。制定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18条”,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实现整车下线。出台电化学储能“20条”,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增长16.1%。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发布41个“城市 ai”应用场景清单。实施低空经济“20条”,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新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77条,载货无人机飞行61万架次、居全国第一。新设立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7支产业引导基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出台实施“四链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意见,新增3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4.0%,建成投产重投天科半导体、礼鼎载板及封装基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新开工5个百亿元级、10个30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深圳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5g 工业互联网”项目76个。加快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供应工业用地5.7平方公里,新开工75个“工业上楼”项目、完成投资351.0亿元。加快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规上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2.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1.4%,深圳在中国软件名城评估中位列第一。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8%,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保持亚洲第一、全球前三,债券发行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深圳企业境内ipo募资总额282.6亿元、居全国第二。新增持牌金融机构18家、风投创投机构11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资金进入风投创投。举办高交会、文博会等系列高水平展会,展览面积103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倍。物流业增加值增长6.0%,深圳获批建设融合港口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为一体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99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