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乡一体发展进程。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谋划建设城乡综合客运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站、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强化产业承载和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南部五乡镇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北部临江尖山工业聚集产业带、桥头天池农旅融合产业带,持续提升中寨纹党、铁楼民俗、尚德果蔬等不同特色产业强镇品质,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一核两带多点互补”的城镇体系。实施中寨镇区排污改造。建成洋汤河流域集中供水系统,开工中路河、丹堡河流域集中供水工程,升级改造电网50公里,新建10千伏线路18公里,加快推进武都汉王至文县城区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新建5g基站186座,不断提升城乡水电气网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进城进镇,力争城镇化率达到34.5%以上。
(五)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打开新局面。坚持生态功能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保护美丽生态,发展美丽经济,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规划实施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及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筑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项目,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落实国家“双碳”[27]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以eod模式[28]推进“两江八河”生态环境系统性治理,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发展壮大绿色经济。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开展黄林沟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监管体系,启动建设入口社区和体验展示中心。完成人工造林2.33万亩,退化林修复0.67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5万亩。加大对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的修复治理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落实长江十年禁捕政策,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碧口、范坝率先完成创建试点,刘家坪、玉垒、中庙等达到创建标准。实施武九高速4个出入口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开展生态廊道春季补植管护行动、临江片生态廊道建设和路域环境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29]建设,全面打造路洁景美生态廊道。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确保水环境长治久清。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抓好各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稳定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行动,久久为功解决好城镇“十大乱”、农村“九大难”问题。紧盯九美创建目标,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投入保障和考核评比机制,重点抓好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公路河道沿线、学校、医院及机关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创建省市级卫生乡镇、村(社区)、单位40个,争创省级卫生县城。
(六)聚力灾害应急防御,全方位构筑防灾减灾体系取得新进展。立足地质灾害频发多发的实际,加快构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增强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大力推进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洋汤河、龙巴河河道综合治理,争取开工丹堡马汤沟、中寨西凡沟、石坊汤卜沟及城区张家沟、贾昌沟、上坪沟、正沟等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汛前重点河道沟道清淤疏浚和水库、堤坝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各类病险隐患。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成启用x波段天气雷达,不断提升全灾种人防、技防、物防能力水平。
深入推进生态地灾搬迁。紧盯“六大类影响区”[30],精准核查确认搬迁对象,确保不漏、不重、不错,实现应搬尽搬、应搬早搬。加快4个集中搬迁安置点建设,力争6月底前搬迁入住。谋划实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项目76项16.9亿元,加强产业就业扶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有业就、能融入。全力落实“10 5 n”政策[31]和“12345”工作机制[32],坚持因户制宜、分类施策,再启动建设一批集中搬迁安置点,年内完成搬迁安置776户2676人。启动“7.11”暴洪灾害农房加固维修工程,完成农房抗震改造1814户。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常态化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预警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科学高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建设直升机起降点1个。实施粮食和物资储备应急体系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碧口水域消防救援培训基地。加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以上。建立与九寨沟、青川县、武都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强化应急演练,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七)聚力推进共同富裕,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新变化。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切实解决好民之所系的大事、民之所需的要事、民之所忧的难事,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民利民。
持续加强稳就业保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加大“双创”贷款[33]政策保障力度,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持续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深入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推进精准扩面,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开工建设口头坝敬老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持续化解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全面完成8.12”灾后重建兰州新区搬迁安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