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转作风强执行,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各类审计、巡视等反馈问题序时推进整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委员提案88件。贯彻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认真落实府院联动机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五个宣战”,坚决反对“十小”现象,行政效能明显提速。纵深推进清廉孝昌建设,清廉村居建设经验全省交流,小悟七里冲获评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财政、审计、统计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志之所趋,虽艰必克;梦之所引,虽远必达。建县之初的孝昌,基础薄弱、百废待兴,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三十而立的孝昌,跨越两个世纪,纵贯七个五年规划,从闭塞走向了开放、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小康。三十年峥嵘岁月,三十年沧桑巨变。过去三十年,是孝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三十年;是孝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攀升、人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三十年;是政府自身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三十年。抚今追昔,更应饮水思源。政府工作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体干部群众的忘我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地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孝昌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前进路上还有一些躲不过、绕不开的困难和问题:在经济增长方面,县域经济总量不大,部分实体经济运行较为困难,各种要素制约趋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型、链主型、功能型大项目不多。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不优、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工业薄弱局面尚未有效破解,文旅产业潜力亦未充分释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在民生保障方面,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较重,城市能级、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在自身建设方面,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主动竞进意识不强,担当斗争劲头不足,推动发展办法不多,“五不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和决心,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按照县委七届七次全会确定的发展定位,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紧把握“五总”要求,围绕“绿色崛起、山区强县”奋斗目标,以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强县工程为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五美共建”和“三美融合”,聚力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孝昌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树牢“知弱图强”和“时不我待”理念,大力弘扬“孝昌精神”,着力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以精神经济学助推发展经济学,以自身工作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不确定性,努力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亮眼答卷。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加快推进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实现更高质量的产城融合。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编制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规划,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依托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吸附能力。支持全成信、利之达等龙头企业技改扩能,推动龙腾电子加快上市,用好pcb环保容量资源,盘活建浩科技、凯昌光电等闲置资产,打造全省重要印制线路板生产基地,力争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新建大洋电机配套产业园,加快庞曼电机、海越电气、惠众新能源增资扩能,打造全国微特电机制造名城,力争机械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推动循环经济转型升级,依托恒昌电工、灵龙铝业、桦昌电工、东江环保等龙头企业,促进恒晟线缆、桦盛线缆、红旗阳光线缆等延链企业集群发展,力争循环经济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
打造集约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争取开发区扩区调区方案早日获批,科学规划“一区三园”空间布局,为工业项目落地、发展壮大预留空间。坚持“亩均论英雄”,推动工业“标准地”出让,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力度,力争开发区高质量考核在全省争先进位。用好孝汉产业园5.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管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强化餐饮、住宿、仓储、物流、商超等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全省集约节约用地示范园、现代机械制造产业孵化园。加速扩容澴西工业园,向东拓展土地500亩,连片场平1500亩,加快襄花大道、工业污水处理厂、园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厂房8.1万平方米。健全园区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引导乡镇(区)招引项目集中入驻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