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24日在乳源瑶族自治县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逐步复苏的一年,也是自治县成立60周年。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①和市委“363”工作安排②,锚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总目标,举全县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乳源生态建设等重大工作,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有序、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这一年,我们击鼓催征、聚力前行,奋力推动经济增长扭负转正。在下行压力巨大的逆势中,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县领导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各镇各部门相互配合、履职尽责,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工业、稳投资、稳财政,预计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55亿元,同比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资质建筑业产值等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全县经济承压前行、稳中向好。

  这一年,我们鼓足干劲、尽锐出战,招引了一批优质重点企业。全员招商开启“倍速”模式,聚焦六大产业链,我们加快步伐“走出去”,优化服务“请进来”,全面掀起了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热潮。全年引进项目127个,总投资金额64.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4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15个。新招引的弘格、东鹏特饮总销售额达到79亿元。全县招商引资综合考核排名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直面问题、改革创新,打造了一个更优的营商环境体系。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突破行动,推行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升级2.0版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落实20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134个事项实行“一件事一次办”,1362个事项可“跨域通办”,企业开办全流程0.5个工作日办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功创建为省级首批信用示范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3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组织7场政企晚餐会,与32家企业恳谈交流,推动政商关系“清”上加“亲”。

  这一年,我们科学统筹、务实高效,办成了一批重大赛事活动。圆满承办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铁人三项比赛、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等5场大型赛事活动,高质量举办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热情好客、倾力服务,充分彰显出“小城办大赛、小城办大会”的底气,提升了“世界瑶乡 疗愈圣境”的知名度美誉度。

  这一年,我们聚焦“六个坚持”,全力推动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头号工程”之势,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镇村产业焕发新活力。立足各镇资源禀赋,推动差异化发展,镇级强镇富村公司全覆盖,2家实现上规上限;建设乡村振兴车间18个,盘活闲置资源资产119处,发展高附加值种养、农文旅等产业项目102个,29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其中洛阳镇洛阳村达到100万元。扎实推进桂头镇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培育打造桂头镇省级典型镇和云门村等6个典型村,谋划实施领航商业城等33个项目,总投资18.7亿元。城镇环境展现新容颜。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完成东湖大道、5条市政路人行道及污水管网、4处内涝点整治和21个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停车项目平稳运行。建成一六、大布镇美丽圩镇,推动桂头、大桥镇省级示范样板建设。高质量建设水源宫河碧道9.2公里。加快大桥、桂头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增县镇污水管网约13公里。乡村建设绘就新图景。基本建成乳桂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沿线农房风貌整治4.5万平方米。打造“四小园”③102个,63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8个行政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美丽宜居村占比达69%。新增村内道路硬底化50公里,完成103个行政村“三线”④整治、26个村庄污水治理,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64%;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实现新提升。完成c690线新大坪至大坪、s258线鸭麻湖至大布公路改建工程,新增“四好农村路”27.42公里,配合推进北江航道上延工程及乳源港口建设。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双口、引杨灌区成功创建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灌区。基本完成管道天然气门户及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县县通”韶关-乳源项目。

  (二)坚持以扩大内需战略为抓手,不断壮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落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东阳光、胜蓝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发展。璞泰来一期和磷酸铁锂、硕成二期、恒扬二期、禾康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欧莱新材、璞泰来二期、禾康二期等项目全面开工。完成5家企业小升规。全年新增28个工业项目入库,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9%。农业产业振兴发展。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巩固2.73万亩撂荒耕地整治成果,种植农作物2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18万亩。润民、益豚等生猪养殖场建成投产。推进省供销社乳源冷链项目等4个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家、申报“菜篮子”生产基地6个,新增“三品一标”⑤认证农产品4个。商贸服务规模持续壮大。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助力全年商品房成交1325套。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打造省级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点6个,建成环南水湖生态旅游驿站5个。云门·5季一期建成运营。全年接待游客211.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18亿元,分别增长63.05%、66.02%,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20.3%、23.4%。出台推动绿色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全县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完成208亿元,同比增长9.8%。我县获评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省级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获评优秀。

  (三)坚持以“项目大建设、产业大突破”为目标,推动产业平台提质,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产业创新更具支撑力。完成28个工业技改项目,总投资5.59亿元,技改投资增速35.7%。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双提升计划,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研发机构6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8家。4家企业(产品)入围全省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占全市57.1%。园区平台更具吸引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扩园,新增1672亩用地规模。整治提升低效闲置企业,仙湖工业园扩园至1000亩,新增标准厂房4600平方米。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成新材料产业园供水管道、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南鹰线迁改。乳源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省级节水标杆园区。项目建设更具执行力。创新推行重大项目无障碍落地服务保障工作机制,落实项目建设清单化管理、审批事项代办服务、要素保障并联 容缺审批等措施。东升纸品从签约到动工仅用时4个月,鑫中胜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全年安排重点项目6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9个,开工率达到9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9.4%。

  (四)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打造绿美乳源样板,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生态品质持续向好。高水平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深入推进绿美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71万亩。全面完成古树建档,新建绿美古树乡村、森林乡村、绿美红色乡村各1个。松材线虫疫病清理防治1.2万亩,新建生物防火林带13公里。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4%。深入实施河长制,有序推进乡镇农村饮用水源“划、立、治”,河流水质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完成222座小水电站整改任务和15座小水电站解网任务。完成大布镇埕头村、钨莲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价值转化更加高效。实施林业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大力培育猴耳环、金毛狗脊等5个优势林下经济单品,种植面积达1.5万亩。推动油茶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油茶种植3.45万亩。全年林业产值预计达4.43亿元、增长6.2%。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东阳光屋顶光伏项目建成投产,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桂头镇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推进。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普惠。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工作,完成育才幼儿园、杨溪小学综合楼和中职扩容提质项目,新增学位2160个。高考次高分成绩有新突破。八一小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王笑民等名医工作室,县人民医院获评国家级胸痛中心,大桥镇中心卫生院获评全市首个省级胸痛救治单元。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深化省级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新增市级非遗项目4项。巩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完成2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大力支持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三项工程”⑦培训18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052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046万元、惠及5387人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04%。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县中医医院医养结合中心和3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一期)建设。低保、特困、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救助补助标准稳步提升。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坚持“四下基层”⑧,设立县诉源调解中心,县群众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县级信访标杆超市,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7.53%。全面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全民禁毒成果。推进“八五”普法,累计培养348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完成186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推进34宗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完成30宗水利水毁修复和29宗小型水库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平安乳源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六)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服务型政府,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程,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集体议事决策制度,确保各项决策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强力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强化权力运行、项目审批、资金管理、资源分配等重要环节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1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外事侨务、统计调查、档案、地方志、保密、气象等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乳部队、武警官兵和省市驻乳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乳源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二是高质量发展后劲不足,我县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较少,技术、资金、资源要素保障不够充分,重大项目接续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教育、养老、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资金缺口大;四是个别干部创先争优意识不够强,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强化,攻坚力和执行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机遇激发新作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打好“百千万工程”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四次以及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咬定实现乳源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目标担当新作为。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6%以上,实际工作中朝着两位数目标奋斗,其他主要指标做好匹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期目标增长6%以上、奋斗目标增长7.2%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目标增长7%以上、奋斗目标增长12.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力争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稳”与“进”、“立”与“破”、“质”与“量”、“短板”与“长板”的重大关系,突出以“百千万工程”牵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找准乳源发展的新优势新空间,推动各项要素配置更加高效运转、机制体制障碍得到更好地破解,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夯实乳源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一)全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在提升高质量发展承载能级上有新突破

  坚持将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用力抓好城乡品质提升、镇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全面优化城乡品质。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要求,加快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三旧”改造⑨,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见缝插绿打造5个以上“小微公园”“小微湿地公园”,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县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培育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加快风华路、东湖小学西侧、天井山小区南侧华景路至解放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完成7个城市内涝点整治和中心市场环境整治提升。发挥建筑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作用,全面提升乡镇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水平,保留运用好老建筑老街区的岭南韵味、朴实气质,推动桂头镇率先创建美丽圩镇典型镇省级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圩镇。持续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扎实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丹霞机场高速公路、南水湖公路提升工程、县城至云门寺道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大布桥新建工程。加快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布局,全面提升县镇村内外通达水平,持续抓好镇村节点功能建设,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

  一体推进强镇兴村。立足镇域功能定位,支持乳城镇持续提升辐射周边的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城区镇;支持桂头镇聚焦商贸物流、旅游集散、现代制造业,打造全市首个综合性镇级工业园,建强中心镇;支持大桥镇发展绿色农业、康养度假业,建设农业专业镇;支持必背镇盘活闲置文旅资源资产,建设瑶乡文旅创新镇;支持游溪镇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综合性平台,建设山水风光特色镇;支持东坪镇打造瑶族特色风情长廊,高标准实施东坪镇东田、洋碰瑶族特色移民村省级示范项目,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示范镇;支持一六镇按照庄园化模式,建设山水风光特色镇;支持洛阳镇做优做强高端茶叶、名优果蔬、研学康养等产业,建设气候经济创新镇;支持大布镇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依托良好的风力资源和绿色石材资源,建设绿色低碳特色镇。提升建设乳桂走廊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每个镇至少打造1个“五个振兴”示范村。统筹整合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土地等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做强培优强镇富村公司,新增2家强镇富村公司实现上规上限,新建10家乡村振兴车间,争取全部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16个行政村达到50万元以上。实施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与省组团式纵向帮扶单位和长安镇的沟通联系,深化帮扶合作交流。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十乱”⑩“三线”专项整治,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完善农房风貌管控制度体系,推广绿色低碳农房建设,确保新房建设与村庄风格、自然风貌统一融合,确保春节前完成典型镇村“裸房”整治。全面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全县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完成率达60%以上。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10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5个以上,“美丽庭院”13个以上,打造一批现代化岭南新农村,推动6个典型村所辖自然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使用率达到80%,全面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⑪,完成大布水厂扩网(钨英、坪山片)和东坪镇区、洛阳古母水片区供水改造提升。完成25.9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改造美丽农村路22公里,村内道路硬底化18公里,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达95%以上。

  (二)全力攻坚高效招商有效投资,在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上有新突破

  全力推进项目攻坚,扩大有效投资,抓好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平台建设,加快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树立“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提升招商引资效能,坚决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聚焦“6 1”产业链⑫,完善“一链一策一图”规划,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打造“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闭环管理模式,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骨干企业为延伸,补链、延链、强链,重点引入高性能电解液示范生产线、电化学关键材料等新能源电池上下游合作项目。依托桂头空港经济区,探索发展低空经济;抢抓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机遇,招引一批数据中心关联产业项目,嵌入韶关大数据产业链条。深化二次招商,扶持培育本地企业,支持潜力企业增资扩产,让现有企业留得住、做得强。大力探索企业双向投资模式,定期举办县、镇两级招商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吸引企业来乳源投资、加强产业合作。重点抓好大健康产业园招商,大力推介云门柑、猴耳环、金毛狗脊等特色瑶药繁育与种植建设项目,吸引湾区大健康企业、协会来乳源投资。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

  尽心竭力打造发展高地。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学习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经验和创新做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落实重大项目无障碍落地保障服务、并联审批 容缺办理等工作机制,做好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服务。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落实“12345便民服务热线”“告知承诺 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工作,拓展“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范围,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全“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加强与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壮大韶源基金,打造政银企对接平台,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在乳源、服务乳源。巩固省级信用县专项类示范单位创建成果,强化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信用 ”应用场景。深化知识产权赋能提质,以知识产权办理质押融资,促进“知产”变“资产”。畅通政企交流会服务机制,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

  倾心奋力提升产业平台。抢抓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契机,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扩园,探索打造乳源—武江两地共建产业园,高标准打造产业转移承接载体。精准施策加快仙湖工业园低效企业腾退出清,盘活利用闲置低效用地,大力挖潜建设用地空间,培育提升全市首个镇级工业园。探索与珠三角地区“双向飞地”,加快与东莞长安对口帮扶布局“反向飞地”⑬,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园区,打造富源工业园、东阳光高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基地,加快布局大健康产业集群基地。持续推进乳桂经济走廊产业创新示范区、东阳光“双变”改革⑭,完善园区热电联供、固废收集转运等基础设施,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以上,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升级。全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完成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净地收储500亩,构建“地等项目”要素保障新格局。以高新区科技创新为主战场,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柔性引才和育才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育成,为建设科技创新型经济体系提供支撑。

  凝心聚力推进重点改革。实施“菜单”式改革,优化全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与事权下放相衔接的编制、资金、技术等保障机制,确保扩权赋能事项“接得住、用得好、满盘活”。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划分县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乡镇体制改革,调整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创建2个韶关市镇级标杆便民服务中心,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剥离国企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大力支持县属国企拓展发展思路,统筹整合资源资产,参与“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以及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企业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持续动态清理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企业,着力增强国企健康发展“持续力”。统筹农村“三块地”改革⑮,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攻坚桂头镇国家级试点和一六镇市级试点,积极开展“千亩方”“万亩方”⑯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实现“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完成净地收储600亩,挣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以上。

  (三)全力攻坚产业结构焕新升级,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上有新突破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等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新型工业化扩面提质有新作为。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快氟树脂、磷酸铁锂、生物科技、原料药等项目建设,推动东阳光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力争东阳光集团2024年总产值增幅超20%。以全域大健康产业规划为引领,立足于中医药与免疫性疾病防治的国际国内前沿科技,引进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加快推进东阳光新型动物药制剂、詹氏蜂蜜饮料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立足“亩均论英雄”,推进“标准地”⑰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助推东阳光璞泰来二期、欧莱新材、鸿源环保科技等重大项目尽快投产,强力推进高性能电解液示范产线、电化学关键材料项目、嘉能三期等项目建设。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抓手,落实广东省工业技术改造“百企千项”示范行动,支持企业进行工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实施链主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中小企业朝着单项冠军、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融通发展,构建“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梯度体系,争取全年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2家。

  推动农业现代化增产增效有新进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行“田长制”,大力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零容忍”遏制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完成1.43万亩高标农田建设,确保农作物种植不少于2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11.15万亩以上。支持辉耀等公司扩大生猪产能,争取生猪存栏16万头、年出栏量达到22万头。推动牧原楼房养猪、大桥田园综合体(蛋鸡养殖)等项目落地。探索“补改投”机制,依托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培育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等业态,加快深加工、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依托食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预制菜(净菜),着力建设食品饮料等轻工消费品生产体系。用好“一清单两图两表两平台”⑱,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⑲建设,大力发展茶叶、中草药、绿色菌、生态禽、泉水鱼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新增茶叶种植2000亩、中草药3000亩、食用菌2300吨,打造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住抖音集团100亿流量机遇,提高乳源瑶山茶、乳源“三宝”、高山茶油等知名度,打响“乳源味道”区域公共品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个以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以上、“粤字号”农业品牌2个以上。

  推动商贸服务业优化升级有新成效。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突出抓好绿色总部型企业招商,争取联塑、怡宝等意向企业落地,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限”,做大商贸服务业企业经济体量。深入挖掘蓝山源、丽宫酒店等温泉酒店潜力,推动县城风情街、瑶街等特色街区,以及云门山、阳光湖农旅公园、大峡谷等景区提质升级。深化与内蒙古阿尔山市友好城市旅游共建,加强与中铁文旅、旅控集团等优质文旅企业对接,支持县属国企下属文旅公司,参与盘活必背瑶寨、老游溪慢生活小镇和洲街文商旅特色街区等闲置低效旅游资源。加快云山谷度假酒店、5季·山谷农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发展营地、夜市等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农文旅商业集聚区,优化5条乡村旅游特色路线。巩固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长尾效应,积极申办环南水湖自行车公开赛、南粤古驿道系列赛事、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办好瑶族“十月朝”、天井山森林漫步节、南岭星空音乐节等品牌文旅体节庆活动。响应全国乡村文化年号召,办好“一镇一品、一村一韵”民俗节庆特色体验活动。力争2024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7%以上。

  (四)全力攻坚绿美乳源生态建设,在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上有新突破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提升绿美攻坚,全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着力提升“含绿量”。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配合推进岭南国家公园设立,完善入口社区建设,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筑牢南岭生态屏障。持续施行河长制,河流水质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深做实林长制,深入开展绿美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实施“千树进千村,万苗入万户”“我为家乡种棵树”、认种认捐认养等行动,做好县镇村绿化工作,在四旁五边⑳、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等空间见缝插绿、见白植绿、应绿尽绿,建设“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乳源。多种群众喜欢的树、本地特色优势的树,打造“民族团结林”“乡贤林”等主题林,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17万亩、森林抚育提升4.8万亩。常态化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建档率、挂牌率均达到100%。建成瑶客共生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创建“绿美民宿”“绿美餐厅”“绿美庭院”等绿美单元25个。

  着力提升“减碳量”。落实最严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工业源、移动源和城市面源等大气污染治理,高效治理富源工业园区企业废气排放问题,严控“两高”落实“双控”,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精准防控臭氧和pm2.5污染,确保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达标率大于96%。有序推进拟建岭南国家公园范围内小水电站整改,常态化开展南水水库巡查执法,严厉打击南水水库“三无”船舶、垂钓、游泳、餐饮、民宿等违法行为,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工作,保持全县无劣v类国考断面、无黑臭水体。大力推进“无废城市”㉑建设,推动土壤污染风险有效管控,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村土地质量提升,实施农用地安全利用项目,让脚下土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净土沃土。加快完善城乡充电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着力提升“含金量”。以推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建设为重要抓手,探索gep核算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中药材、油茶、食用菌、茶叶、笋竹等生态产业,促进林产品增产增效。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力争新增油茶种植1.83万亩,积极申报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南粤森林人家,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探索培育水经济新业态,发挥“水缸子”和水生态优势,加快杨溪河、柳坑河、新街河、岭溪河碧道建设,以“碧道”为轴串联周边资源,完善停车场、商铺建设,发展民宿、营地、夜市等产业新业态,创新打造“6 2”碧道经济体,打造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旅休闲漫道和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完成35个水塘、60条沟渠河道清淤,组织做好清淤渣料拍卖工作。推进国公岩灰岩矿挂牌出让、大布镇绿色石材产业项目矿权设置。积极争取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储能电站、热电联产等项目,构建新能源产业链。

  (五)全力攻坚保障改善民生福祉,在绘就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上有新突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民生保障攻坚,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双百行动),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工作,加快东湖小学、附城幼儿园、中职东校区等建设,新增优质学位810个,完成广外—民实托管签约,推动高级中学基础设施补短板、教育质量大提升。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与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在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技术提升等方面合作,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达到紧密型标准。加快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升级项目建设,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力争成功创建省级瑶族文化(乳源)生态保护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办公益演出等文化惠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100场,力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到75%。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推进水上运动项目基地和乳源国家体育公园建设,打造特色水上项目体育品牌,优化“15分钟健身圈”。

  推动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落实落细“省稳就业16条”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等促发展惠民生政策措施,持续开展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加大公益性岗位统筹开发力度,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落实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两个政策,进一步健全返贫预警动态监测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水平。着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推进长者饭堂可持续运营,打造桂头区域性敬老院;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托育服务扩容提质,力争2024年每千人口托位数不少于4.5个,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推动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 6 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㉓,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小水电站清理、南水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深入实施平安建设“三大工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持续开展违法犯罪和新型网络犯罪行为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化解自建房、燃气安全、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防风抗旱、危化物品等重点领域风险。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㉔,着力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健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有序推进山洪沟防洪治理和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投资风险反诈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六)全力攻坚人民满意政府建设,在提升高质量发展服务效能上有新突破

  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从自身建设抓起,持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全力以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高站位打造忠诚政府。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发展每个环节,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坚决做到政令畅通,确保决策落地见效。

  高水平打造法治政府。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质内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科学、依法、民主。深化政务公开,保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

  高要求打造实干政府。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躺平”思想、纠正“佛系”心态、克服“依赖”心理,针对体制障碍、机制梗阻等方面问题,制定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双向服务”,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以“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的决心态度,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持运用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落实体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高标准打造廉洁政府。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关键人员,深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强化廉政风险管控,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刻汲取典型案件的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到始终不越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践使命,奋楫笃行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全县人民智慧,汇集社会各界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乳源新篇章。

  名词解释

  1.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即自觉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广东各项工作,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在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突破。

  2.市委“363”工作安排:即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县域富市“三大战略”,开展绿美韶关、产业攻坚、科教人才、营商环境优化、要素保障、资源盘活“六大行动”,推动基础设施水平、基层治理水平、民生事业水平“三大提升”。

  3.“四小园”: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空闲土地,见缝插绿,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等,而形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称之为“四小园”小生态板块。

  4.“三线”整治: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的线路迁改整治。

  5.“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6.绿美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林业产业发展提升行动。

  7.“三项工程”:“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8.“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9.“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10.“十乱”整治:全面整治乡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摆乱卖等现象。

  11.“三同五化”:即“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是为了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以及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水平、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措施。

  12.“6 1”产业链:“6”指大健康产业链、电子信息及其他制造业产业链、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文旅产业链、绿色总部经济产业链等6条产业链。“1”指将要重点发展的绿色建材业。

  13.反向飞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经济飞地,形成飞出地(民族地区)“资源 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 人才优势”的结合。

  14.“双变”改革:“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推动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实现由厂变园,由园变城的转变。

  15.农村“三块地”改革: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16.“千亩方”“万亩方”:通过开展耕地集中整治,优化耕地布局,使连片耕地达1000亩或10000亩以上,实现耕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高质量保护。

  17.“标准地”改革:指事先确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主要指标标准,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竞得用地企业按照标准开发建设,监管单位对照标准验收监管的工业项目用地。

  18.“一清单两图两表两平台”:“一清单”是镇村两级可利用资源资产清单;“两图”是高附加值农业潜力空间分布图、可种植茶叶潜力空间分布图;“两表”是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合作推介表、韶关市域区块分类种植规划(2021—2035年)摘要;“两平台”是强镇富村公司和乡村振兴车间。

  19.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20.四旁五边:“四旁”是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五边”即山边、水边、路边、镇社边、景区边。

  21.“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22.省稳就业16条:加大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用工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就业创业金融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发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效应、强化多元就业形态培育、鼓励吸纳青年就业、鼓励引导基层就业、支持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就业、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强化失业人员就业帮扶、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完善基层就业服务网络、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业务协同数据共享。

  23.“1 6 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它综治力量。

  24.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即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33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