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在汕头市澄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澄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胡记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发展回升向好。坚持稳中求进、提振信心、扩大消费、防范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3亿元、比增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狠抓重点项目稳投资,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2.9亿元,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8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力挖掘投资潜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61亿元、比增17%,工业投资57.89亿元、比增149.1%。市场主体保持活力。常态化开展政企“直通车”、暖企服务大走访,积极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超4000万元,为企业减税降费超4亿元。新登记经营主体2.1万家、企业3322家,新增“四上”企业83家、规上工业企业50家,均为近年来最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东方锆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工商联。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首个大型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大型商超让利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比增5.5%。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撂荒耕地复耕复种741.6亩,粮食播种面积18.94万亩、总产量9.23万吨,区地方储备粮仓库二期基本建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居全市第一。全力防范金融、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圆满完成重大节点信访维稳安保任务。

  (二)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生产提质增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74亿元、比增8.2%,规上工业增加值79亿元、比增8.3%。产业平台建设提速扩容。完成六合产业园起步区征地3513亩,“四横两纵”道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完成8.2万亩岭海“一园双区”总体规划,岭海二期厂房全部封顶、三期落地建设。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62.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49%。玩具创意产业做强做优。中科智谷玩具产业城建成启用,万洋众创城一期动工建设、二期顺利推进。组织企业参加香港玩具展、上海玩具展、广交会等热门展会超1000家次,成功举办第22届玩博会,办出澄海玩具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立塑胶精密制造联盟,引进动漫ip设计、共享经济平台头部企业。奥飞娱乐获评省级动漫产业“链主”企业,高德斯入选省产品质量变革创新案例。全年实现玩具创意产业规上产值128.49亿元、比增7.4%。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6个、总投资54.9亿元,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投资项目。全年落地项目投资总额110.5亿元、到位资金53.2亿元。土地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全年完成“工改工”1288亩、新征工业用地827亩,“带项目、带方案”出让工业用地10宗701亩,均为历年来最多。

  (三)“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隆都镇和10个村(社区)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名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通过中期验收,市级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基本完成,狮头鹅产业城一期顺利封顶。澄海苦瓜、澄海丝苗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澄海狮头鹅、樟林林檎入选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98亿元、比增4.5%。镇村建设成效初显。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铺开,隆都“红侨”乡村振兴示范带火热出圈。城乡“六乱”整治、美丽圩镇建设“十个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扎实开展,新建“四小园”205个,完成农房微改造744户,完成2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以上。南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侨乡文化更为浓厚。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加快推进陈慈黉故居、樟林古港保育活化,持续开展“风筝”讲坛、“玩具传乡情”等品牌活动,组团赴泰开展友好访问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侨团侨领18批超1800人次。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标准地”供应,盘活岛门村101亩闲置集体土地。出台奖励农村集体留用地开发利用方案,激励引进培育规上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全区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15万元。对口帮扶协作扎实开展。宝安—澄海共建产业园挂牌成立,宝安—澄海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加快建设。争取深圳驻汕头指挥部专项帮扶资金约1.05亿元,新改建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医院、幼儿园等民生项目13个。

  (四)城乡品质提档升级。交通设施方面。漳汕高铁汕头东站获批落地,粤东城际铁路、南澳联络线一期征地工作完成90%,梅潭大桥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金鸿公路、省道504线、南成路完成改建,打通同益路、宁川南路等一批“断头路”。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1.6亿元、比增127%。城市设施方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惠及3673户。完成城乡老旧供水管网改造1.1万米。基本完成区人民公园升级改造,环翠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全区智慧停车泊位增至4651个,区人民公园停车场、宁川停车场建设加快推进。水利设施方面。莲下镇“十四五”供水保障项目总工程量完成81%,汕樟排渠改建、隆都围江堤加固达标二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能源信息设施方面。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启动建设,澄海站配套220千伏线路等工程加快推进。新建5g基站339座,基本实现主城区和镇中心区域连续覆盖。

  (五)绿美建设成效凸显。生态建设再添新名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莲阳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义丰溪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列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绿色基础更加牢固。扎实推进绿美澄海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完成林分优化300亩、新造林抚育699亩、封山育林400亩,开展全民植树约5万株,建成万里碧道10.7公里。水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科学系统推进水环境提质增效行动,启动一八围、苏溪围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莲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清源水质净化厂三期及新区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导流渠支流清污分流、南排渠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清理河道9323公里、水域41平方公里,国考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功能区断面、近岸海域水质全面达标。污染防治有力有效。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空气质量达标率96.8%。莲花山矿区、牛蛙养殖污染整治达到预期效果。

  (六)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持续兜牢“三保”底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6亿元、比增16.8%,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80%。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66人,新增城镇就业5739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84套,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标准全面提升,全年发放各类补助补贴超1亿元。推出17项支持青年发展政策举措,设立6个青年人才驿站,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一老一小”服务不断优化。完成6个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680户居家适老化改造,“呼援通”在线服务1.68万人次,完成19个“长者饭堂”建设,实现镇街全覆盖。创建市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新增托育服务机构备案41家,托位数达到2471个。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实验三小、两镇中学学生宿舍楼建成投用,外埔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加快推进。广益中心幼儿园、溪南中心幼儿园分园和深圳援建3所中心幼儿园建成招生。全区新增公办学位3690个。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为优秀等次。医疗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区人民医院完成新院区搬迁并启动试运营,创建“三甲”工作加快推进。争取深圳对口帮扶资金701万元,改造提升区人民医院、隆都中心卫生院、莲华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成效明显,新增1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5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药品安全责任考核获评a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考核居全市第一。文化供给不断丰富。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增图书分馆5个、图书服务点4个,镇街综合文化站达标率、村居文体场所覆盖率均达100%。因地制宜打造7个文明实践特色基地,1.9万场文明实践活动异彩纷呈,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大力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我区获评省新时代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的扎实成效大力推动政府建设。政务环境持续优化。上线“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事项51件、“秒批秒报”事项222项,打造政务服务全流程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区人大议案建议18件、政协提案21件,政务公开工作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与此同时,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对台、海防、双拥、气象、档案、地方志、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澄海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澄部队官兵、上级驻澄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专业产业园区偏少且布局分散,村镇工业集聚区用地低效,工业地价偏高、产业用地碎片化问题突出。二是产业集聚优势不够,产业体量不大、层次不高,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不明显。三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亟需加快,中心镇特色镇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美丽圩镇建设效果还未显现,“百千万工程”成效尚不明显。四是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相当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风貌管控、污染防治攻坚仍需持续用力。五是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期盼尚有差距,教育、医疗等资源还不均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之后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在汕头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努力在“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澄海篇章,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奋力打造新型工业化新成效

  狠抓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千亿级玩具创意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倍增培育、创新创意赋能、商贸服务提质、品牌塑造提升“四大行动”,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加强ip培育和文化赋能,积极引进一批ip文创企业,强化玩具动漫文化产品打造,加快抢占ip赋能新赛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拓展塑胶精密制造新领域,支持毛衫企业加快引进新元素、新技术、新材料。积极培育和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推动sk聚酯新材料、益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登陆点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狠抓园区建设。推进六合产业园区土地征收,加快完善“四横两纵”骨干路网。稳步推进莲花山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生水路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岭海工业园扩围提质,推动岭海通用厂房二期建成投用,加快三期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四期项目,积极申报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万洋众创城一期建设,力争二期上半年落地开工。推进中科智谷玩具产业城定制厂房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比增8%。提高工业用地配置效率,实施“带项目、带方案”出让等供地模式,力争全年完成“工改工”、新征工业用地各1000亩以上。

  狠抓商贸发展。高标准、高水平办好第23届玩博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粤贸全国”“粤贸全球”等展销活动,推动“澄货卖全球”。充分利用市展会展览中心落户塔岗围片区的有利契机,加快引进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会议会展等商务会展产业。搭建“云展厅”“云工厂”等玩具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动云集坊共享经济平台上线运营,支持“霄鸟云”打造高水平贸易服务平台,建设“既出又聚”的全国玩具集散地。紧抓汕头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的机遇,做活做旺宝奥城,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积极推广“前店后仓”新模式,做大特色产品对外贸易。

  狠抓企业培育。积极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引导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55家以上、数字化转型50家以上,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6亿元。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健全完善企业梯度培育库,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请、优惠政策申请等方面实行重点服务、重点扶持,全方位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培育新增“四上”企业80家以上。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狠抓招商引资。建立政府、园区、行业商协会“三结合”招商工作机制,开展“一把手”“小分队”招商,强化精准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加大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力度,依托“反向飞地”项目强化驻深对口招商,常态化联动举办专题招商对接活动,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优质项目外溢。强化招商项目服务管理,优化招商考核机制,以动工看实绩,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推动招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力争全年落地项目投资总额、到位资金均比增10%。

  (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探索协调发展新路径

  深化典型培育示范。坚持统筹推进,做好“特”“美”“聚”文章,着力将澄海打造成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聚焦精准画像,按照“一三五十”目标要求,明晰镇村发展定位、资源禀赋和短板弱项,形成任务书、作战图、时间表。集中资源力量,重点培育省、市首批典型镇村,梯队打造第二批典型镇村,做到点上可看、面上可比,以“点”的突破引领带动“面”的整体提升。突出奋勇争先,持续开展擂台赛、现场会、展示会,大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强化镇村风貌管控。开展圩镇风貌管控和品质提升行动,高质高效推进“十个一”建设,不断提升镇村环境品质。集中力量开展汕北大道(澄海段)沿途环境综合整治,沿线镇街各打造1条环境整治示范带。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各镇街选取两处沿主要干道的连片农房开展试点改造,选取两个村(社区)完成整村改造管控。答好人居环境整治“四道题”,在“整齐、清洁、有序”上狠下功夫,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强力推进“六乱”整治、“三线”整治,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推动80%的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狮头鹅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狮头鹅产业城一期建设,推动澄海狮头鹅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澄海畜禽、水果、水产、预制菜等特色产业优势,持续推进省级蔬菜(扩容提质)、市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丝苗米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更多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特色化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加快推进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谋划打造1至2条新的示范带,因地制宜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酒店经济、美食经济。

  提升联城带村功能。全力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重点推动东里、莲下、隆都等3个中心镇打造区级商圈,推动莲华镇加快打造特色镇“农业 ”“文旅 ”等融合型产业,深化溪南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快推进粤东城际铁路站点tod建设,支持集镇区有序开发,打造现代化高品质集镇区。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拆旧复垦,促进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试点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工作,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全区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

  凝聚各类资源要素。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发挥驻镇帮镇扶村资金资源撬动作用,推动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尽快建成使用、发挥效益。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全覆盖,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标准地”供应,全面推广农村集体留用地开发利用奖励政策,着力破解用地难题。大力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提升行动,深化镇企共建、村企共建,积极招引大企业合作盘活“静止资源”“沉睡资产”。结合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人才进县入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奋力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

  建设内通外联交通网络。力争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以上。以漳汕高铁汕头东站落地为契机,加快推进汕头东站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配合推进粤东城际铁路、南澳联络线一期工程,谋划推进南澳联络线二期工程。加快国道539线改建、省道505线改建、梅潭大桥新建、南澳联络线跨线桥等一批主干道建设,打通环翠路、南田路、通和路、通裕路、泰乐街等一批“断头路”,打造美丽农村路23公里,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

  构建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三同五化”供水网络体系建设,完成莲下镇“十四五”供水保障项目,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汕樟排渠改建、隆都围加固达标、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尽快动工南溪桥闸重建、苏溪围海堤提升达标工程。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档增效,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社会化建设,不断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域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提升智慧城市水平,完成智慧停车二期、汕汾高速城区段桥下停车场建设,新增智慧停车泊位2600个。大力推进“两违”整治清拆,深入开展农田搭建物专项整治清理行动,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加快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个,常态化整治交通秩序、占道经营、沿街摆卖等城市顽疾,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

  (四)着力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水平新政务服务中心,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统筹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新增一批“跨域通办”“不见面审批”事项,提升政务服务便利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主体集群注册试点,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区级行政职权调整下放,激活镇街发展活力。

  以开放推动经济提质增量。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持续拓展海外联谊联络,推动“q ”申报创建“南粤侨创基地”,宣传推介澄海产业优势,吸引更多潮人侨胞回乡投资兴业。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鼓励企业抱团出海抢抓订单,稳定传统市场份额,用好rcep政策红利开拓新兴市场。主动参与汕潮揭都市圈建设,立足澄海产业资源优势,联动周边城市发展装备制造、能源保障、文化创意和滨海旅游产业。

  以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宝安—澄海产业协同发展基地投入运营,推进宝安—澄海共建产业园在园区运营、招商和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加强与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研发设计中心,联合攻关关键技术环节,力争全年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3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资源支持“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技术创新,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融资质押”,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查处打击力度,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五)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奋力绘就美丽澄海新画卷

  在植绿护绿补绿上再升温。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林分优化260亩、森林抚育619亩,全年完成植树6万株以上。加快3个绿美生态示范点建设,高标准推进典型村绿化美化工作。广泛组织村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四旁”“五边”植绿增绿,推动各行政村因地制宜打造“五个一”。开展绿美家园集中行动年,完成区人民公园改造、环翠公园建设,新建“四小园”900个,每个镇街至少新建1个古树公园、1个口袋公园。深入推行林长制,强化林业资源保护,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培育林下采集加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上再提速。完成莲阳河幸福河湖建设,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古驿道、绿道,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流。完善“厂网河”一体化系统治理模式,深化一八围、苏溪围水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清源水质净化厂三期、莲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稳步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及排渠生态修复,启动南排渠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河湖“五清”和“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巩固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成果,确保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在污染防治攻坚上再加力。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工业源污染治理,帮扶指导涉vocs企业绿色发展,加强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污染面源精细化管控,强化联防联控精准应对不良天气。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依法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巩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持续深入推进莲花山矿区和牛蛙污染整治。

  (六)用心用情抓好民生事业,奋力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新提升

  促进就业创业持续增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建设一批“就业驿站”,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000人以上。实施技能人才产业支撑行动,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积极组织急需紧缺职业、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开展技能培训4000人次以上。做实根治欠薪工作,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教育设施建设,加快科创园附属教育配套设施、澄华中学学生宿舍楼、外埔小学、端本小学、明诚华侨小学等项目建设,推动澄华中心幼儿园秋季开园招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推动“双减”政策更加落实落地。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组织农村学校、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与优质学校骨干教师青蓝结对,深化与深圳宝安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推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师资素质、办学水平等全面提升。

  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升级。积极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抓紧抓实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工作,深化“潮医智库”平台合作,推进区人民医院康复综合楼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探索建立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医联体,打造“中医院、中医馆、中医阁”三级服务网络,筹备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25%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促进文化事业出新出彩。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做好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以及古村落古驿道的保育活化工作,加快程洋冈文化旅游工程建设,推动樟林古港创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推动莲华乡村旅游区、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品质提升,加快樟林古港海丝潮侨文旅项目建设,发展“文旅 ”农业、研学、美食、康养等新业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开展“文化点亮生活”、送演出下基层、公益文艺培训、讲座展览等惠民活动。

  促进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继续提高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水平。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深入推进“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升级改造5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增加至25个以上。深化殡葬改革,提质升级海葬码头及配套设施,完成区殡仪馆骨灰楼二期建设。

  (七)扎实推进平安澄海建设,奋力构建安全稳定新格局

  严守平安防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区域流动人口清查行动,纵深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全力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完善“1 6 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一村一社会治理”品牌为抓手,全覆盖推进“平安•幸福”村居创建。扎实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培育12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防范房地产领域、重点企业信贷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严守安全底线。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让安全生产责任制“带电”“长牙”,打造不留死角的责任闭环。狠抓防灾减灾救灾,全面完成184个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严格日常监管执法,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严守耕保红线。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推进田长制试点工作,推动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开展撂荒耕地日常巡查和专项“回头看”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8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16万吨以上。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奋力提升政府建设新效能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坚持把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坚持按照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开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拓展政务公开广度和深度,确保政府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把效能建设抓细抓实。树牢实干意识,严格实施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闭环化督导,确保重点工作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树牢效率意识,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狠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特质。树牢争先意识,时刻力争上游,积极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努力打造更多新实绩、新成效。

  坚持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工程建设、土地管理、政府采购、资金管理等重要领域风险防控,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坚持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以政府的“紧日子”换来市场主体的“稳日子”、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争先进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新城、绿色家园、魅力侨乡、幸福澄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澄海篇章!

  名词解释:

  1.“百千万工程”: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一三五十”目标: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

  3.“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4.“四横两纵”:六合产业园起步区路网,“四横”即永合路(金鸿公路—中阳大道路段)、莲鸿路东延线(金鸿公路—中阳大道路段)、莲凤路东延线(金鸿公路—中阳大道路段)、金成路(金鸿公路—中阳大道路段)及南成干沟拓宽工程;“两纵”即金鸿公路澄海段市政化改造工程、中阳大道北延线(澄饶快速路一期,莲凤路至永合路段)。

  5.岭海“一园双区”:岭海工业园由东、西两区组成,总面积约为8.2万亩。其中,东区以岭海省级产业转移园、莱美产业园、凤新工业园为基础,整合周边村镇工业集聚区产业空间,规划面积约3.99万亩。西区拟整合澄华街道、广益街道和上华镇产业空间,规划面积约4.21万亩。

  6.“工改工”:即“工业改工业”,是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保留现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产业用地)性质,并进行升级改造。

  7.“六乱”: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扯乱挂、乱扔乱倒。

  8.“十个一”: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一个党群服务示范窗口、一个基层治理示范项目。

  9.“三大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

  10.“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

  11.“六大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化绿美提升行动、自然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12.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3.“反向飞地”项目:即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地区去集聚所需的人才和资源,实现产业“孵化在外地,转化在当地”,畅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14.“四道题”: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管控必答题、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绿化美化基础题。

  15.“三线”: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

  16.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枢纽与商业功能的相互结合及整体规划,实现并加快城市一体化进程。

  17.“三同五化”:“三同”即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五化”即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18.“五大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

  19.“两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20.“四旁”“五边”:“四旁”即水旁、路旁、村旁、宅旁;“五边”即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

  21.“五个一”:种下一片树林,打造一处公共休闲绿地,建设一条绿化景观路,培育一批庭院绿化示范点和一个景观生态林。

  22.“五清”:清漂、清淤、清污、清障、清违。

  23.“清四乱”:清乱占、清乱堆、清乱采、清乱建。

  24.“潮医智库”:汕头市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委员会,是汕头医疗卫生行业首个成立的以在外潮籍医学专家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库。

  25.“1 6 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

  26.“十个有”:有组织体系、有大喇叭、有警报器、有避难场所、有风险地图、有明白卡、有应急值守、有应急照明、有小册子、有宣传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3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