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7日在涵江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涵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郑群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涵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主动融入全市“一五二三四”【1】工作大局,全力克服超预期因素冲击,统筹做好扩内需、优结构、强预期、保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6.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5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30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势而为,经济发展稳中趋好。坚持精准施策,叠加各级纾困惠企政策措施,推出新时代民营经济强区战略“n”的政策体系;办好用实企业家接待日和亲清惠企平台,兑现税费优惠【2】3.7亿元,“白名单”企业政策性融资在保金额增长52%;扎实完成“五经普”【3】单位清查工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十万户。坚持招大引强,先后组织赴北上广深浙等地招商30余次,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达268亿元;旗帜鲜明讲“亩均效益”,设立工业项目“亩产准入门槛”,出让工业用地823亩;创新“区政府 市属国企”“产业地产 民营企业”等招商合作模式,引进联东u谷、市国投集团等企业开展“腾笼换鸟”,累计盘活低效用地900亩。坚持项目为先,建立重点项目大前期大协调大督查机制,策划实施百个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完成重点项目投资407亿元,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交地、建设、竣工的“涵江速度”,吸引5家配套企业入驻。坚持消费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获批全省首家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预查验试点,精准投放促消费资金940万元,撬动消费超2亿元。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威诺数控全市唯一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有效发明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及每万人拥有量均居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持培优育新,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深入推进“一区多园”【4】联动发展,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全国排名再提升5位,城北工业园(二期)等园区建设持续加速,助力12条产业链【5】集群强链。“舌尖”产业更有“滋味”,百威雪津再度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入选全省四个“百强”【6】榜单,啤酒出口量首次突破15万吨,麦芽、热电联产等配套产业加速落地,申报“中国啤酒制造之城”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方家铺子入围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预制菜【7】产业上榜全国基地百强名单。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全冠机械等2家企业智造方案分别列入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凯发官网地址下载的解决方案、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四君子古典家具作品《合璧》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兴产业“链”出活力,云度汽车成功开辟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市场,全新c5车型样车下线,依吨电路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华佳彩斩获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一金三银”奖项、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大经济”【8】赛道拓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2家企业分别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9】“瞪羚”【10】企业;加快创建绿色制造体系,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1】下降3%;盘活1.1万亩海域,布局启动全省最大的700兆瓦渔光互补产业基地建设;接续开展莆阳开春、爽夏、赏秋等文旅活动,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5%、36%。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四大电商园区新聚集企业超200家,平台经济年交易额增长10%。
一年来,我们坚持协同发力,城市短板不断补齐。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和全市“四城辉映”【12】建设布局,用心答好城市的“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文章。全面提速城区东拓步伐,萩芦溪大桥等交通节点项目有序推进,福厦高铁涵江段顺利通车,引进投资超百亿元的赤港服务区双开放项目招标开工,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交文旅融合康养服务区。深入实施“南进临港”战略,提速g228人民街南伸段建设,进港航道(一期)获省政府用海批复,1-3号泊位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木兰溪滨海产业新城“三规”【13】通过审批,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顺利上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坚持向西联动“城涵一体”,全力推进九华路、滨溪北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紫霄大道(梧萩段)全线贯通,沁后、白塘湖等片区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做优北部山区振兴基础,开通莆炎高速白沙服务区出入口,新改建农村路网56公里,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120公里,萩芦镇获评全省“自驾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镇”。强化中心城区精修细补,投入5400万元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棚改房2471套,回迁安置房超20万平方米、全市最多,苍林完整社区等3个项目入选省级样板工程;打通高林街北伸、涵港大道南伸等“断头路”,改造提升国省干线、市政道路24公里,整治塔桥等易涝点6处,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10个、充电桩155个、口袋公园5处,创成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一年来,我们坚持内外兼修,乡村振兴精彩纷呈。聚焦生态引领,投入5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改造(一期)工程,新建城乡污水管网12.9公里,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达100%,木兰溪(涵江段)流域水质达到ⅲ类,河湖长制工作获省级正向激励;探索水产养殖和补充耕地有机融合,可望新增耕地1100亩;创新设立木兰溪入海口、“古荔古厝”等生态司法保护基地,新增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2个,“绿盈乡村”覆盖率达97.7%;聚力打造城市会客厅,启动白塘湖环湖栈道建设,完成“水上巴士”沿线整治提升,双福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亮相央视《山水间的家》。聚焦产业赋能,新建高标准农田4847亩,携手福建农大打造大洋优质稻生产示范等农业基地,探索推广“水稻 n”“林下 n”等生产模式,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成功举办“莆阳开春”、莆田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主会场活动,江口镇上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白塘镇入选全省首批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整镇推进试点。聚焦文化铸魂,举办首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华侨华人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洋尾进士村顺利通过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场考评;加快推进侨房、古建筑保护利用,3个项目列入省级文化专项发展资金支持范围;圆满完成湄洲妈祖金身巡安涵江活动,本地元宵民俗闪耀央视直播荧屏,借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消费主张》《三餐四季》《文脉春秋》《华人故事》等栏目,让全国观众近距离感受涵江历史文化、美食文化的积淀之美。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先后获新华社《政务智库报告》《八闽快讯》等刊发推广,市对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现“四连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