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在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汽车制造、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3 3 x”硬核产业领域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创新成果,部分成果实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人民群众科技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三、重点任务

  围绕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部署实施硬核科技、精兵科技、民生科技、双创科技四大工程,打造科技创新集群,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提升人民科技获得感,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一)着力实施以上林科创走廊为核心的硬核科技工程,构建硬核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汽车制造、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3 3 x”硬核产业体系,探索建立集“检验检测平台、共享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构建技术路线图,打造技术护城河,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硬核科技创新集群。到2025年,力争对内覆盖到全市70%以上的工业企业,对外主动承接甬江科创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创走廊与g60科创走廊辐射。

  1.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推动龙头企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建检验检测共享平台,促进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分摊维护和折旧费用,加强资源有效利用。加强检验检测类科技创新券兑现,支持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等高校院所开放设备,加强与上海等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合作,推动资源向慈溪企业开放共享。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构牵头或参与制定联盟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升慈溪市检验检测行业话语权。到2025年,力争基本建成适应慈溪市产业发展导向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2.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共享。加强慈溪海关国家级轻工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慈溪电气安全监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等与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推动甬江实验室在慈溪建立分实验室。支持实验室与企业共同承担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实验室及设施通过建立联盟等多种合作形式,促进交叉学科、相近领域、相同地域实验室及设施资源共享,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

  3.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立足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科技需求,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来慈合作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慈溪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中以(慈溪)创新技术研究院、温医大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重点研发机构实施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项目,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增强产业技术源头创新供给。到2025年,力争建设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0家。

  4.打造标杆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深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机制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镇(街道)、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力量,强化政府在政策引导、规划指导、资源梳导的作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谋划建设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继续提升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轴承)、高端环境健康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功能,新引进一批标志性大院名校,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进一步整合集聚创新服务资源,推动服务机构线上化,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区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到2025年,“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

  5.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全力打造“技术护城河”。围绕“3 3 x”产业体系,谋划产业技术路线图,精准分析慈溪技术、产业竞争力,对标国际先进,瞄准标杆性企业,围绕构建未来技术链的重要环节、补齐新兴产业技术链的薄弱环节、强化传统产业技术链的核心环节,精准招引技术链引擎性项目,推动技术链攀升和价值链提升,打造技术护城河,推进技术可持续发展。深化推广“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机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取得若干前瞻性、引领性应用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形成一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国产化替代产品和技术。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谋划建设若干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承担宁波市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30项以上。

  6.大力培育重量级未来产业集群。以慈溪工业制造优势基础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氢能等前沿产业。围绕产业能级提升需求,聚焦重点,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及应用示范工程,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开发,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推广,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坚持推动科技招商,建立科技、人才、招商“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瞄准特定领域,筛选、引进、孵化一些新兴细分产业领域的创新团队、创业项目。到2025年,力争培育1-2个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到50亿元。

  7.布局建设“2 n”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一是推动滨海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千亿级海陆联动战略平台、省内一流生态工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现代化滨海新城”功能定位,以智能家电、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为导向规划多层次产业格局,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成长链条,努力跻身省级开发区先进行列。二是加快建设慈溪智能家电省级高新园区。整合观海卫工业园西区、观海卫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附海镇南工业园区、逍林镇北工业园区、慈溪市小家电智造小镇和长河镇工业区块,围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电子信息)”三大产业,推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建设慈溪智能家电省级高新园区。三是优化提升科技创新矩阵。聚焦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培育和引进知名的检验检测、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法律财务、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等各类服务机构,加快推动建设若干区域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各类公共服务需求。

  (二)着力实施以科技企业倍增为重点的精兵科技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围绕科技企业“双倍增”,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组成的企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企业规模、产值、行业话语权及科技研发能力四个大幅提升。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幅增加,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宁波平均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