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统筹区域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区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均等化,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和医疗保障需求,夯实共同富裕的健康基础,按照党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健康中国”建设总体部署,根据国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 规划背景

  拱墅区面积119平方公里,辖18个街道。现有医疗机构753家。其中省级市级医疗机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区级以下医疗机构740家,公共卫生机构3家。每万服务人口全科医生达到4.58名,其中基层全科医生达到4.3名;拥有编制床位21842张,每千人口床位达到19.48张。

  “十三五”期间,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建成全国首个“社区卫生服务医患友好度示范区”, 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并实现基本标准全覆盖。“看中医到拱墅”国家级品牌、“社会心理”国家级试点亮相央视一套播出的纪录片《为了人民的健康》;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率100%的区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我区基层卫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成功签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分院和新华国际医院,落实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及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规划建设。按“15分钟医疗服务圈”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门诊部等基层网点。“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人财物上的保障,做强做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共扩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装修改造中心8家,迁建妇幼中心1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改扩建站点35个。所有中心均配备dr,5家中心配备大型ct,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推进市、区二级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深化影像、心电会诊、消毒、慢病联合诊疗“四大中心”合作,畅通分级转诊机制,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重组194支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已为92.6万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为37万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年为11.1万65岁以上人群、 9.08万高血压患者2.7万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保持在低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7%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通过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国首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审。“互联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评为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获国家、省、市“大满贯”并在全省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经验交流。

  (三)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能力逐步增强

  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专防专控”的传染病防控机制,以快制快、精密智控,平稳处理多次本地疫情,在疫情处置中得到袁家军书记、王浩省长充分肯定,并作为全省唯一典型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作书面经验汇报。固化组织架构、夯实备战基础,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关键环节的培训、考核、演练。深化无疫单元建设,以社会化思路打造“5分钟核酸采样圈”。加强集中隔离点和居家健康人员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实现转运流程全闭环、指挥调度全自动、人员数据全监控,健康信息一屏览。全面提升人群免疫屏障,进一步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四)健康城区建设深入推进

  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大健康体制,围绕全生命周期,深入实施母婴保护计划、儿童营养计划、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老年人保健计划等,持续推进健康拱墅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审查机制,将健康影响因素纳入全区所有规范性文件审查程序中;以“1 x”形式积极推进示范单位创建行动,共创建健康单位400余家;创立全国首家以市民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公益展馆—市民健康生活馆;首创集应急科普、体验、培训三合一的公共安全教育体验中心—赛孚城;首创“将健康融入都市商圈”的健康综合体—中大银泰城,进一步深化打造首个健康商圈。健康综合体在全国健康生活方式会议上做经验介绍。以全国第三的成绩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

  (五)“一老一小”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大

  成功创建国家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初步建立以社区嵌入和托幼一体为主的服务供给体系,相关经验被中国计生协《改革通报》和省改革办《领跑者》专题刊发推广。深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链,开展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作,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医养结合工作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全区医养结合机构占比超过50%,老龄人群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称号。

  (六)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

  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拱墅区现有区属公立中医医院2家。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标准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设置社区中医馆、国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7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达到社区全覆盖。“十三五”期末,全区共有民营中医医疗机构154家,其中民营中医医院5家,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持续推进“培养名医、培育名徒、打响名科”工程实施,中医人才梯队日趋合理,“十三五”期末,有浙江省基层名中医1名、杭州市级名中医4名、杭州市基层名中医4名、杭州市优秀中医师2名、杭州市最美中医师4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遴选和培养学术经验传承人29人。充分利用名中医资源带动中医特色学科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省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市首批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4个;全区共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14项。成功通过县(区)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

  (七)卫生健康治理初见成效

  推进公民协同发展,建立社会办医行业协会和杏林联盟,开展社会办医疗机构医患友好度建设等,促进社会办医疗机构健康向好发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有15家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区集中隔离点工作,4家机构参与援鄂医疗,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五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增加22%,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中品质佳、口碑好的名医名院名馆进行正向宣传,积极培育优质医疗企业作为行业引领示范,树立优质社会办医疗机构品牌。实施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在线监测、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全过程记录等手段形成一体化集成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对行业“智慧监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