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聚焦优势领域,不断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紧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量质并举,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坚持整车升级和零部件专精特新“两条腿”走路,着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布局,积极引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方面,集群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力争突破1000亿元、全部工业开票达1150亿元;技术创新方面,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50件,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累计达100家;企业培育方面,营业收入过5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形成百亿元以上企业为龙头、50亿元以上企业为支撑、10亿元以上企业为主力、亿元以上企业为基础的梯次结构;产业链培育方面,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50%以上,引导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多场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区域的商业化应用,力争打造省级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区。

  二、主要方向

  (一)车辆制造

  1. 乘用车。顺应乘用车消费提质升级市场趋势,产品不断优化升级,丰富产品种类,加快发展以紧凑型、中型suv、高端型轿车等为主的汽车产品。加大新能源汽车资源倾斜力度,积极引育新能源乘用车。

  2. 商用车。以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舒适性、安全环保为转型发展方向,积极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规模量产,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用。

  3. 专用车。积极适应高性能、高智能、新能源化、轻量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专用车,支持燃料电池中重型工程车的应用,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做细分市场的引领者,打造新能源专用车新优势。

  (二)汽车零部件

  1. 电动汽车零部件。支持布局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企业,着力提升动力电池系统的全天候、高安全、长续航技术水平,鼓励发展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电控功率器件。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身、电驱壳体、电池壳体等适合汽车轻量化使用的关键零部件产品。

  2. 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重点引育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以及氢气循环系统等八大核心零部件项目。聚焦攻关燃料电池汽车电堆低温启动等关键技术,提升可靠性,支持长寿命,实现低成本;探索开展低温液氢、固态储氢、氢气管道运输等氢气储运新工艺、新技术试点。

  3. 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

  ——汽车电子。重点招引车身电子系统(车灯照明、电动门窗、智能进入、显示屏等);底盘电子系统(启动、转向、悬挂系统等);车载电子系统(汽车音响、抬头显示、显示屏、娱乐系统)等汽车电子领域的重点项目。

  ——智能网联。前瞻布局车载环境感知(车载机器视觉系统、车载激光雷达、车载毫米波雷达)、车载软件系统(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软件)、车载终端与芯片、汽车控制与执行(域控制器、电子驻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等智能网联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优质项目。

  三、重点任务

  (一)壮大产业规模,加快转型升级

  ——整车。加快解决制约产能释放和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精准施策,提升生产规模。一是盘活存量,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产能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寻求突破,关注政策变化,瞄准龙头整车企业,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加强研判,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力争有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投产。三是转型升级,推动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加快升级改造,引入高附加值的车型,向高端化转型、向电动化布局;推动潍柴亚星(亚星客车、潍柴亚星商用车)紧跟市场趋势,扩大出口规模,开发新产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量产,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

  ——专用车。一是扩大增量,鼓励更多企业取得资质,形成集群效应;重点招引中重型载货汽车、冷藏车、冷链物流车等,填补相关领域空白。二是紧跟趋势,推动中集通华研发新产品;推动金威环保、三源机械、海沃机械等企业发展新能源清扫车、环卫车、垃圾收集转运车等;赛德房车、卫航汽车和罗曼特斯做强房车板块。三是智能生产,引导专用车企业借鉴乘用车生产模式,建立从订单到交付的完整信息系统和智能化生产系统。

  ——传统汽车零部件。一是提高产品品质,推动橡胶件、金属冲压件、柴油发动机配件、汽车内外饰件等传统优势汽车零部件企业,适应新形势,优化产品体系,巩固市场占有率。二是增强配套能力,促进企业靠大靠强,进一步增强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能力,更多地进入主流主机企业供应商体系,成为方案解决商。三是整零协同发展,持续发挥整车企业带动作用,招引布局发动机系统和底盘传动系统的企业。

  (二)紧跟发展趋势,完善产业链条

  顺应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加紧布局谋划,打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电动汽车产业链。招引动力电池上游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电池材料。鼓励中化锂电、航天数联实现动力电池大规模量产,传艺科技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研发。招引布局电机、电控企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