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旅游 科技”视野。强化旅游大数据运用,完善智能硬件建设,建设全区旅游大数据中心,搭建“一码游黄山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提升信息汇聚和精准分析能力,实现游客精准分流、合理限流、巧妙避流,更好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厕医”等方面需求,构建旅游治理高效有序、旅游服务全程全时、旅游数据共融共享和旅游空间便捷安全的智慧旅游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运营管理、旅游产品项目中的应用,提速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乡村旅游点等建设,加快自助游智能服务体系创建,顺应沉浸体验、智能交互、软硬件结合等新趋势,推进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运用,积极发展“云旅游”等新业态,促进全域旅游智能化。
专栏三 黄山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重点
发展目标:到2025年,力争新增4a级景区2家、省级研学基地4个,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5个以上,建成a级以上景区村庄10个,精品民宿达到100家,争取引进2-3家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实现a级旅游景区重点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3a及以上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60亿元,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重点项目:
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围绕旅游基础设施、环保生态修复、智慧旅游平台开发等建设、改造重点,大力实施太平湖风景区旅游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汤口镇全域旅游综合( 智慧)能力提升工程、黄山区全域智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耿城镇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太平湖“三丰”地区旅游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三丰”集中供水,打造绿色休闲食品与加工基地;加快太平索道下延、西海观光缆车下延和云谷索道下半段建设,延伸服务业时空距离和发展半径。
旅游多业融合。围绕竹文化,建设雷竹科技示范园,新华乡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竹文化体验园,竹林运动公园,核心区建设透明工厂、农产品交易中心、笋竹研发中心等,打造皖南竹文化微型产业集聚区;围绕古床文化,建设床文化博物馆、古床体验馆等,打造中国黄山古床交流中心;围绕红色文化和香榧文化,加强红色文化设施建设,新建香榧加工基地,建设月亮岛,打造樵山红色文化公园;加快东黄山国际旅游微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块建设项目实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打造集传承、参观、交易于一体的特色文旅街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凸显文化艺术特色,加快焦村镇黄山艺养西乡、焦村镇黄山翠云居休闲艺术交流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艺术藏馆、艺术商业街区、艺术家园、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公社、艺术酒店等;发展休闲娱乐,打造天空之城游玩项目,建设丰大天空之城游乐场;依托田园生态、茶园花海、渡口码头,打造西潭古村落农旅综合体、龙王山茶旅田园综合体、黄山·双溪田园综合体、七仙谷农旅综合体、轮渡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集创意观光、农俗体验、户外休闲、亲子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农旅综合体;提升改造景观,建设新码头、东部湖区,打造水上“漂浮”度假区,推进太平湖漂浮旅游度假村一期样板区建设;开辟黄山旅游新流线,提升旅游新体验,建设黄山焦村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轩辕中医药文化园、香溪中医康养园、隐居创意园等,彰显中医药特色,传承中华文化内涵,打造文医农旅融合发展的香溪旅游国际度假区。
民宿酒店。以布水山居等汤口民宿群为重点示范,以现有成熟民宿为集点,建设归山隐民宿等一批新型民宿,实施乡村民宿提质增量行动计划,逐步从单体民宿向民宿集群升级,从普通民宿向星级民宿升级;围绕环黄山、环城区、环太平湖重点乡镇建设运营黄山西院度假酒店、黄山仙源深坑旅游度假酒店等一批精品星级酒店。
景区改造开发。推进汤口镇文旅综合体、汤口镇内景区等一批传统景区点和旅游项目升级改造,推动东黄山、夫子山、金珠源、天湖、罗岭、东方红水库等景区旅游综合开发,谋划麻川河谭家桥至仙源段旅游景观带打造。
2.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业
促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坚持“体育为纽,赛事为肌”,探索建立体育赛事积分与旅游消费优惠政策挂钩等激励机制,激活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潜力,加快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太平湖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创建,科学谋划建设朝阳半岛体育旅游综合体、漂浮旅游村休闲样板区、新华长三角汽摩自驾运动中心等运动休闲项目,提升水上运动、环湖骑行、山地越野等赛事基础设施和赛事服务标准化水平,常态化举办太平湖铁人三项、环湖自行车、全国公开水域游泳、emba中国商学院公开水域游泳友谊赛等成熟赛事,借力2023年杭州亚运会,加强文旅体宣传营销,加快赛艇、帆船等赛事品牌培育,着力引进高端体育赛事和运动俱乐部,做强“黄山—太平湖”体育赛事品牌。支持乡镇规划建设古道、徒步道、骑行道等运动休闲设施,推进奇瑞途居露营、丰大国际等企业拓展运动休闲业态,鼓励旅游企业开发滑翔伞体验、热气球、直升机等低空体育旅游产品,引导规范发展拓展训练、野营露宿、峡谷探险、攀岩、漂流等运动休闲产品,全力争创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和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运动休闲示范区。
加快养老产业创新发展。顺应人口老龄化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高效整合利用全区养老服务设施资源,加快培育做强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探索以“公建民营”模式盘活区老年公寓、仙源社会福利院等设施资源,推进公办敬老院开展社会养老服务试点,鼓励上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引进优质市场主体依法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业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综合化运营。探索创新养老服务产品和模式,鼓励开发多层次多样化老年产品和养老公寓,推动发展异地养老、分时度假养老等业态,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大中高档养老服务供给。突出医养结合,引进专业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服务机构开展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区级公办医疗机构改扩建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支持养老机构扩大护理型床位比例、加强专业护理人员培养,合理增设必要的医养设备,稳妥开展有质量、可负担的医养服务。积极开展智慧养老试点,运用“互联网 ”创新运营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发展“旅游 康养”业态,加快推进旅居康养、中医康养、体医康养项目建设,培育多元化康养产品,协同构建长三角地区生态康养示范圈,打造长三角康养旅居目的地。
专栏四 黄山区“十四五”健康养老业发展重点
发展目标:到2025年,争创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和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运动休闲示范区,盘活现有公办养老设施资源,建设3-5个医养结合共同体,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所、省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1个,加大与养老知名品牌企业合作,补齐“普惠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三项短板,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重点项目:
发展体育产业新集群。建设提升黄山区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核心区和基础设施;开发户外探险露营和休闲项目,打造黄山永丰青少年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围绕运动体验、综合服务、观光休闲、文化民俗四大功能,打造黄山太平湖国际飞行运动度假基地;升级黑化太平湖湿地公园核心区环湖公路,打造山地自行车为主的户外运动基地;推动汽摩运动基地、专业越野场地、景观修复、科普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凸显汽摩运动、健康养生、生态研学特色,建设黄山·新华长三角汽摩自驾运动中心;建设滑翔起飞场地、降落场地,涵盖轻型飞机起降跑道、滑翔伞降落场、热气球起降场、航空科普展厅、马术训练场地等体验项目,打造黄山仙源(老虎岗)航空飞行产业集聚区。
打造养老产业新生态。完善三口镇养老服务中心公用配套和设备购置,加快黄山厚海二期、森林故事二期、燕窝里二期等养老型民宿、公寓建设;建设集国际抗衰老技术应用和五星级酒店式疗养方式于一体的中国·黄山国际抗衰老中心;以国防教育、农业田园、古城文化等为康养底色,建设中兵黄山国防教育基地与康养中心、岸口里休闲康体养生庄园和黄山仙源国际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利用和改造现有整治成果,建设沟村长寿养生村落,打造长寿养生胜地;坚持“山水林”融合发展理念,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商务会议为主要功能,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黄山康养基地。
3.升级发展现代商贸业
升级传统商贸服务新格局。提升老城区、老镇区商贸服务功能,引导传统超市、购物中心等线下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变,依托新城区和重点镇加快推进浦溪河特色商业街区、谭家桥商业中心等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配套发展大型购物场所、连锁餐饮、新零售等,塑造城市核心商业区。特色化发展民宿集群,探索配套游客服务中心、生态餐厅、采摘园等功能,丰富游客消费体验,加快传统酒店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建设高端精品酒店,提升高端旅游接待能力。优化城乡农贸市场布局,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改造,谋划推进汽车综合市场建设,提升大宗商品消费服务能力,完善成品油零售经营网点规划布局,推进加油站向油电混合运行模式转型,支持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积极发展社区便利店以及生鲜超市、平价菜店等“菜篮子”零售网点,以满足多元化、常态化、便捷化消费为导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居民消费升级载体,引领传统消费加快转型升级。加大重点商贸企业提速增效,推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打造浦溪河经济带。以浦溪河综合保护与开发为核心,推进“城区-耿城”一体化发展。兴建融合旅游休闲功能的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拓展会展、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中高端艺术演艺产品、利用光影设备、vr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裸眼特效技术,重点打造梦幻黄山文化体验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教育、民俗活动有机结合,打造甘棠—仙源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逐渐形成文体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特色商业街等资源管理一体化,打造“生态文化经济走廊、滨水度假休闲目的地”,全力打造开放式景区新标杆,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