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冀政办字〔2022〕7号)和《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工业强市为目标,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协同,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380.9亿元,年均增长6.7%,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

  1.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2个、12263个,比2015年增长316.4%和179.2%。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建成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78家,其中a级75家,b级90家,c级213家。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比2015年增长43.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5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市、区)。

  3.发展活力全面迸发。形成了3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超百亿元集群5个。邱县、曲周县、大名县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8个企业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小巨人”企业,148个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1494个企业实现上云,12个企业入选全省百家“两化”融合重点企业,8个项目入选省级“互联网 ”制造业创新发展及试点示范项目。36个企业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

  5.绿色发展加速推进。规模以上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达到0.54吨标准煤,比2015年降低12.9%。11个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2个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0个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制造业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一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偏少;二是产业结构需优化,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仍然较高;三是新兴产业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偏低,支撑作用不强。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大中小企业加速融通带来了发展和创新机遇。我市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创新发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战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善、质量效益突出的“3 3 2”现代制造业体系,构建“一核引领、一极辐射、五群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走向中高端。

  2.坚持优化布局、错位发展。推进区域特色化错位发展,形成产业高度聚集、区域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坚持改革牵引、开放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各类创新要素无壁垒有序流动、高效配置的发展环境。

  4.坚持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推动京津地区科技成果在邯郸转化,构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新格局。

  5.坚持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加快制造业低碳化、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制造业质量优势显著增强,强力支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2.8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5%以上。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左右。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

  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8%,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建成1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1万家企业上云。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5%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3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