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依托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的优势资源,融入全市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建设,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洽谈、对接会、技术沙龙等活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与区内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部门的合作,依托平台汇聚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各类资源,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区内落地转化,鼓励多元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市场、产业、资本等有效衔接。打通创新创业技术转移通道,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推动科研人员“带技创业”。推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批专业化复合型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六)优化创新环境,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1.引育科技创新人才
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实现工业经济到创新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人,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要打破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人跟着要素、投资走”的机制,加快形成创新驱动阶段“技术、资本、产业跟着人走”的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形成创新的生态及文化氛围环境。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大创业人才支持力度,开展以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加强全域科普教育
提高认识,加强政府对全域科普管理工作的领导。推动全域科普在全区有效落实,构建全域科普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立以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受教育程度、性别、民族、所处的地域的群众科普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普内容体系,同时加强科普团队建设,夯实科普工作开展基础。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创新科普服务模式,丰富科普原创内容,拓展科技传播渠道。加大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力度,建设一批社区科普工作站和基层科普阵地,实现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目标,打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围绕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管理运营升级,解决营运主体缺位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成立南开科技创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成为代表区政府行使旧楼升级改造、产业载体开发、园区运营管理、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商。培育一批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群,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实施新兴业态培育工程,拓展科技服务业新业态下不同应用场景,构建智能决策、整体凯发官网地址下载的解决方案等新型科技服务链条,发展平台经济,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培育新业态。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充分发挥司法和仲裁作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执法及纠纷多元解决等机制,推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探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加强侵权犯罪情报信息交换互动,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的行为人建立黑名单,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深化拓展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功能,进一步缩短专利审查授权周期。加强知识产权行业自律,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面领导、统筹指导。进一步加强区委、区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全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细化分解规划任务,建立规划考评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着力推进规划落实。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推动科技创新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以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为纽带,加强区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与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天津市、南开区关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确保现有政策的充分有效落实。完善创业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中介机构、创新平台建设等配套政策,加大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力度,创造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相关部委有关重大计划、专项资金、发展基金、专项债券支持、进一步在创新政策升级、人才特区政策、旧城改造土地利用、自创区与自贸区、双创基地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
(三)推动机制创新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以共同体理念引领科技创新创业、技术转移转化的全方位联动,构建共创共建共赢机制。加强激励机制、社会化投入机制、一站式服务机制等运作机制建设。构建大学、园区(街区)、社区联动机制,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工程、项目,构建京津冀联动机制,围绕重点园区、创新街区、系列楼宇发展,构建产学研用金介服创新创业共同体治理机制,以及一街一区(楼)建设机制。
(四)强化服务保障
加强与先进地区的标杆比照,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创新服务升级,强化放管服改革,以解决企业的诉求、社会的需求为工作着力点,强化服务企业的能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规范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手续,解放科技创业者,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把发展各类细分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并集成社会化创新服务资源,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业与科技创新创业联动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