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合川。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控政府债务,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积极稳妥推进存量债务置换重组、有序化解,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严防金融风险,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融资,强化问题风险企业监管,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防楼市风险,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强化大数据智能化支撑,打通各领域基层治理大数据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数据融通共用,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推广“红细胞·微治理”和“三事分流”机制,有效发挥综治中心“一心多能”作用,不断完善“多网合一”网格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合川实践,持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强化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降低“九类”案件发案率,严防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极端案件事件。安好用好雪亮工程和看家天眼,建成西南警务技能培训基地,加快推进合阳、大石、狮滩派出所迁建工程。

  夯实公共安全基础。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消防、工贸、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安全风险整治,加快推进8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加强重点时段、地段灾害监测,强化极端天气预报预警,推进综合应急指挥救援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涪江渭沱段等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中央水利救灾抗旱应急工程、渠江小沔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智慧防汛等项目,新建森林防火阻隔带50公里,做好洪涝、干旱、地灾等风险防范,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加快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改革举措,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流程重塑和全程网办能力建设。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严厉整治各类“吃拿卡要”“推诿拖拉”行为,下大力气解决“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办得慢”等问题。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及时公开和兑现各类涉企优惠政策。强化政企面对面恳谈沟通,常态化全覆盖走访服务企业,实打实协调解决问题困难,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升发展软实力。

  优化法治环境。坚持依法保护。有效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包容监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做到“无事不扰、有事服务”。坚持审慎执罚。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在自由裁量幅度内依法从轻,对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坚持联动协作。推动公检法司协同,妥善化解涉企诉讼,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效。

  优化市场环境。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大力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力争新增市场主体1.1万户,民营经济占比稳定在65%。促进公平竞争。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非禁即入”,强化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企合作等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推动“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成为鲜明标识。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优化涉企审批服务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推行建设项目“四个协同”机制,推进落实“多规合一”、并联审批、容缺审批、承诺办理。推行招商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缩短从签约到投产的时间。弘扬诚信理念。积极打造“江城有信”诚信平台,大力弘扬契约精神、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抓经营。

  优化创新环境。深化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全面加大国家高新区创建力度,力争创成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园区、校区、厂区联通联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打造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产业生成、平台支撑体系。启动创新主体倍增行动。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孵化机制,支持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力量创新创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企业100家。开展创新生态提升行动。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合川工匠”、创新企业家等评选,积极引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其才。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加强高职教城创新生态圈建设。

  优化要素保障环境。着眼当前解难题。精准梳理入驻项目,推动靶向供地和手续审批,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见效。强化政银企精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慢贵难”问题。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助企平台,落实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加快建设水电气讯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全方位保障企业发展。立足长远抓基础。不断优化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结构,加快实施一批交通、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持续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围绕治本建机制。完善并落实差异化供地供能、金融惠企政策,加大工业项目标准地、净地净矿出让力度,探索重大项目能耗指标跨年调剂,推进园区建设实现职住平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3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