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畅联的枢纽城市。加快建设深圳机场三跑道、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等项目,新增国际及地区航空客运货运航线10条以上,机场旅客吞吐量超5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增长6.0%。加快建设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枢纽、深汕枢纽等项目。高标准建设15号线等15个地铁项目,新开工建设19号线等5条地铁。建成通车妈湾跨海通道、春风隧道、沿江高速二期、滨海大道深超总基地段,加快推进机荷高速改扩建、侨城东路北延和龙大、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罗沙路改扩建、沙河东路北延等项目。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400公里,打通断头路20条,完善新建道路移交管养机制。强化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路协同,提升全市公交系统运营效率。
打造基础牢固的韧性城市。加快建设罗田—铁岗水库、公明—清林径水库等连通工程,开工建设4座水厂。推进河道清淤、海堤新建及提标改造。提高极端天气精准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开工建设深汕气象观测基地。建成投产妈湾电厂升级改造一期、光明燃机电厂、东部电厂二期,加快建设粤东电力送深第二通道,积极推动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深汕、中海油深圳电厂升级改造、藏东南清洁电送深圳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低洼地区供配电设施达标迁改,打造毫秒级复电的高可靠性坚强局部电网。健全多气源供气渠道,建成国家管网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加快建设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工程,实现平湖调压站至前湾电厂高压天然气管线降压运行,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25万户。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成西部粮库、宝安粮库二期工程。
打造先锋示范的智慧城市。加快建设极速宽带先锋城市,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超大人流区域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宽带网络全覆盖,推广智能交通等领域5g-a应用,加快建设无线政务专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新建改造5g基站8000个,新增千兆光纤宽带家庭用户100万户。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推动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国家级人工智能训练场落地,建设全市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新增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场景应用10个。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持续优化升级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新增气象灾害影响、电梯运行监管、玻璃幕墙安全等30个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深化“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建设全市一体化公共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升数据共享利用水平。
(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圳样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提高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完成100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和原辅材料替代,全面禁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pm2.5年均浓度力争降至15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指标稳步进入下降通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0%以上并提升达优率。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完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加快建设4座水质净化厂,新建、修复污水管网50公里,创建污水零直排小区2400个以上,持续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并稳定保持在85.0%以上,力争地表水质国控省控断面全部达到优良以上标准,310条河流按河长计算水体优良比例提升至75.0%以上。开展深圳湾水环境提质攻坚行动,推动西部海域水质稳步实现四类及以上。以群众实际感受和最终满意为导向,持续整治噪声、异味、光污染等问题,打造“宁静城市”。
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构建广泛覆盖、均衡合理、安全高效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完善超充设施建设管理标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加快推广光储超充、车网互动应用,新建充电桩5万个、综合能源补给站10座,力争超充站达1000座,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公共充电桩车桩比满足市民群众需求并逐步实现车网互动全覆盖,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完善提升光储充放一张网,有序推动全市分布式能源电力设施资源全量接入,建设虚拟电厂管理平台3.0、实时可调负荷提升至75万千瓦,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成套凯发官网地址下载的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含深度”和国际竞争力。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有序开展碳达峰试点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气电装机18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80.0%。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光明、龙华、深汕能源生态园,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加快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新推广新能源汽车12.0万辆以上,清洁化替代公共领域车辆、作业机械250台以上,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构建现代工程设计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光伏建筑一体化,新增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4000万平方米。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服务体系,健全碳足迹标识认证和碳标签制度,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应用,持续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继续办好“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绿色低碳靠大家,每人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多一点垃圾分类,少一点资源浪费,绿色生活就会成风化俗,双碳发展就会成势见效。
(八)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积极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深刻把握“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强改革开放史迹研究保护利用,加快马峦山古村等活化利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深入推进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和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建设,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