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南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南丹县人民政府县长 吴贞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围绕“六新河池”建设,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拼经济、聚精会神抓发展,推动经济稳中提速,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7.6亿元,增长8.6%,排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5.1%,排全市第三;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亿元,增长10.4%,排全市第四;第三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6.5%,排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元,增长3%,排全市第一。完成财政收入16.4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成功承办全国现场会1次、全区现场会8次、全市现场会20次,在全国、全区、全市重要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72次,获得自治区级通报表扬20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称号。

  一年来,我们强筋壮骨、提质增效,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工业经济扩能升级。深入实施工业振兴行动,强化工业项目调度,南方公司锌氧压浸出、污水处理厂总站及华电南丹蛮卷光伏发电等项目竣工投产,南方公司锌精矿集中配矿、铅冰铜及硫化砷渣资源化、正华公司锑冶炼升级及锑白深加工、吉朗铟业锌铟精深加工绿色制造、华电南丹山口200mw风电等项目加速推进,完成工业投资25.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1.1亿元、增长6.3%。南方公司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81位、广西民营企业100强第2位;丹泉酒业位居广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36位,入选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巴平米、南丹黄牛、高山油茶等特色产业向好发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亿元,增长5.3%。收购烟叶3.3万担,产值达4278.6万元,创税1076.4万元。坚持示范引领,新增山水鸭、笼箱盖2个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自治区级示范区数量达12个,排全区县份第一。厚植农业品牌,新增南丹苞谷李、黄腊李、长角辣椒、黄牛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7个,排广西县份第一;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定3个,总数达35个,数量居全区前列。成功举办“南丹味道”及8大地标产品品牌发布会,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油菜推进县、广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主动融入“贵南高铁经济圈”,推进“十大核心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新增瑶望天下、笼箱盖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总数达8家,排全区县份第一。丹炉山获评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吾隘镇昌里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歌娅思谷景区获评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矿物温泉公园获评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蛮降农耕景区获评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增长85.9%,旅游消费65亿元,增长67.9%。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3.9%、12.9%、24.4%、22.9%。

  一年来,我们大抓项目、蓄势赋能,发展动能加速集聚。要素保障持续优化。全力破解融资、用地等瓶颈问题,全年获批项目用地847.8亩;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和政府债券等各类资金27.9亿元;贴息2822.6万元,为745家企业和个人工商户提供“桂惠贷”13.4亿元;贴息1011万元,为民贸民品企业提供贷款18.1亿元。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全年纳入自治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64个,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率105%。“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试点建设方案获得自治区批复,已完成环评、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出台《南丹县引进和培育强优企业扶持办法》,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全年“走出去”招商10次、“引进来”考察80次,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172亿元,签约数量、投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提升品质、促进融合,城乡能级不断提升。城镇品质迭代升级。深入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弱项,城区雨污分流、城西路网等工程有序推进,新汽车站、综合交易市场等如期投入使用,城区面积扩大至8.49平方公里。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引进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家、房地产企业1家,推动锦绣城、江山府一期、丹州悦府二期、景泰城一期等项目提速建设,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1亿元,增长135.9%。乡镇发展活力迸发,车河镇、大厂镇、城关镇入选2023中国西部百强镇,芒场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里湖瑶族乡获评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镇。区域路网持续优化。平塘至天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50公里,大厂至吾隘二级公路竣工,二级公路里程突破250公里。瑶山至南丹(二期)、月里至中堡等二级公路有序推进。投入1亿元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投入7700万元实施农村道路“三项工程”370公里,投入1500万元修复农村公路100公里。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稳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及垃圾清洁整治,卫生厕所普及率92.2%。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0个,新建通信基站286个。投入4800多万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77个,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小菜园”“小养殖房”“小厨房”“小作坊”“小产业”成效初显。芒场镇获评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芒场巴平村、里湖朵努社区、六寨银寨村获评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六寨龙马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朵努社区“五治融合”治理模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一年来,我们优化服务、创新突破,发展活力更加充沛。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增企业类“微改革”套餐40项,新登记企业全程网上办结率100%;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行政许可事项网办率100%。扎实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为企业解决融资、原料供应、证照办理等问题160多个。新增经营主体2165户,总量达17567户;新增“规上”企业30家。全县存贷比为112%,融资环境持续向好。创新驱动日益彰显。获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项目扶持资金1874万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认定9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亿元、投入强度达1.1%,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三鑫公司获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高峰公司获自治区“瞪羚企业”认定,实现瞪羚企业零突破。

  一年来,我们牢记宗旨、求真务实,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用心用情解民忧、办实事,全年民生支出2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7%。脱贫成果更加稳固。健全“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常态排查机制,纳入监测对象39户106人,消除风险11户44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拓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投入1545万元实施农村供水项目87个,提升2.8万农村人口饮水保障水平,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6.8%。多措并举促增收,投入产业发展资金8178万元,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6.2%;新增小额信贷5073万元,惠及1023户;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846人,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8%,全国脱贫县加快发展案例交流现场会在南丹召开。教育提质振兴稳步推进。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获评自治区优秀等次。投入1.06亿元改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丹高改扩建、五小二期、四幼教学综合楼等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自主招聘紧缺学科教师122人,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较上年增加50%,本科上线突破千人大关。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2.9万名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统筹国家资助资金8146万元,惠及学生6.19万人次。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募集教育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近4000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强化就业保障提升,全面落实稳岗扩岗政策,减征失业保险费1400万元、工伤保险费280万元,惠及963家用人单位。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384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88人、城镇就业15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257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搬迁、妇幼保健院搬迁等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获市级重点学科2个,实现零的突破;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创建国家卫生县通过自治区技术评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惠民补贴足额发放,落实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63亿元。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启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馆。拓展双拥共建成果,全县景区向优待证持有者减免门票。文体事业繁荣进步。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总量达22个,排全区第三。实施文化名人回归工程,聘请南丹籍知名作家杨克、韦驰担任南丹文化大使,文化创作氛围更加浓厚。作家桐雨诗集《风的形状》入选中国作协2023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是河池首个、广西年度唯一获得该项扶持的作家。南丹籍作家宋先周散文集《朝着幸福的方向奔跑》获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填补南丹在该领域的空白。本土乐队“瓦依那”在《乐队的夏天》比赛中获全国季军,征服全网、火遍全国,借势成功举办“一碗老酒”音乐会,让南丹精彩出圈。创新举办狼兵巡游展演系列活动,南丹狼兵文化唱响八桂大地。高质量承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山地)赛事。策划系列短视频710个,引爆新媒体热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欢乐大猜想》、广西广播电视台《百岁探秘》等栏目走进南丹、宣传南丹,南丹知名度不断跃升。

  一年来,我们防范风险、守牢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科学应对水旱灾害,建成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推动“县、乡、村”三级应急管理高效协同联动,落实救灾资金1760.3万元,有效解决2.41万群众临时性缺水问题。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强化矿业秩序综合治理整顿、自建房及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完成4家矿山企业“半边山、一面墙”问题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县安全生产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1.5%、50%,全年没有发生因盗采矿产资源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开展笼箱盖矿区源头综合治理,实现从废旧矿山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蝶变,获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其案例入选中组部、生态环境部干部培训教材。南方公司土壤污染绿色化提升改造项目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推广。王尚小学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成为河池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学校。狠抓土壤污染防治,统筹推进12个重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谋划大厂、车河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已列入2023年第二批自治区级eod项目库。全面落实“林长制”,新增造林2.8万亩,完成森林抚育50万亩,空气质量优良率97.3%。纵深推进“河长制”,水利部反馈389处河湖遥感图斑全部完成核查整改,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自治区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田长制”,完成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8571.3亩,整治撂荒地1430.8亩,“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实现耕地保有量39.4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4.65万亩,完成种粮30.1万亩、产粮8.8万吨。守住平安建设底线,平稳应对新冠疫情防控转段。投入729万元完成4个地灾点治理。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获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平安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基层“五好”司法所5个。常态化开展“县长接待日”,深入化解信访积案,年度群众安全感达99.2%,排全市第二,是全市唯一连续两年全区排名前十的县份。

  一年来,我们勤勉履职、担当作为,政府效能持续提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系统执行力不断提升。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行政诉讼案件数、行政败诉率不断下降。充分发挥审计、统计监督作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33件,办复率100%。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结果公开,政府公信力持续增强。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督办“12345热线”工单2478件,处理满意率97.3%。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提能力、转作风,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人防、气象、消防、供电、通信、邮政、供销、侨务、港澳台、地方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党校、老干部、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保障、文联、工会、共青团、社科联、工商联、科协及驻县单位、驻地部队务实担当,为南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的鼓励支持和建言献策。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满怀收获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南丹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体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规模用地用林指标等要素欠缺,土地市场疲软导致基金收入减弱,严重影响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需增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三产融合发展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通村屯道路等民生事业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仍需提速,政府部门个别同志法治思维、创新求变意识、执行能力仍需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河池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六新河池”建设,按照县委锚定一个目标、实现三个走在前、推动四个提升、实施五个年活动的“1345”工作思路(即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拼经济、发展质量走在前,敢创新、解放思想走在前,提素质、能力建设走在前;推动工业经济大提升,文旅融合大提升,民生福祉大提升,党建引领大提升;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乡村振兴提质年活动,社会治理深化年活动,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风险防控巩固年活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打造“中国西部百强县”“广西县域经济强县”取得更大进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广西南丹新篇章。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9%、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壮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工业产业。聚焦“1 3 n”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做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文章,力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向大”“向纯”“向新”转型,推动华锡集团3万吨锡生产线等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延伸布局高纯锡、高纯锑、高纯铟、锑电池、靶材等新材料产业。支持南方公司加快“三稀”(稀有稀贵稀散)金属综合回收及“三高”(高端高纯高性能)材料产研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锌精矿集中配矿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铅冰铜及硫化砷渣资源化、铅银多金属综合回收等项目。支持吉朗铟业、正华公司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速建设吉朗铟业锌铟精深加工绿色制造、正华公司锑冶炼升级及锑白深加工等项目。力争全年有色金属产值增长10%以上。坚持产业链、科创链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抓好锑、铅深加工以及锑电池、锂电池等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技术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新能源锂电池梯次利用等项目落地开工。聚焦航空航天、尖端科技等领域,谋划高纯铟、铼等稀有金属材料项目,引进半导体、光伏面板新材料等产业,奋力打造广西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拓展酒业生态圈,提速丹泉二工区项目建设,加大丹泉酒研发推广、品牌营销力度,推动丹泉酒业扩能提质增量;支持莫老爷酒业项目恢复性建设,做大酒产业集群,建强“全区振兴桂酒示范基地”。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大唐合冠“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年度开工风电项目9个、储能项目1个以上,同步启动升压站、电网等配套项目建设,奋力实现首批电源项目并网、电网项目投运。强力推进“荷”端招商引资,推动绿电重卡及换电站、智慧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两新一大”绿电产业基地。围绕建设世界白裤瑶(南丹)大健康产业园,推动正鑫集团油茶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达产、系列生态洗涤洗护用品规模上市。布局建设广西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打造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产业园。延伸木材、碳酸钙产业链,研究制定加快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培育和引进木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布局木地板、高端家具产业,推动优质木材资源就地转化增值。整合碳酸钙资源,加快布局下游精深加工产业。

  做优品牌农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抓实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农产品“质量双升”,力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深入推进“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全年种粮30.1万亩、产粮8.8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改造提升1.8万亩,提高农田灌溉保水能力和设施覆盖面。抓好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力争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出栏均增长10%以上,蔬菜、水果均增长6%以上。以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八圩乡村振兴产业园肉牛及饲料深加工全产业链、笼箱盖生态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南方六牧2万头生猪养殖场、三谋“白 黑”生猪全产业链、振宏物流数字化产地仓等项目建设。全力创建烟叶基地单元,种烟1.37万亩、产烟叶3.45万担以上。强化科技兴农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和种业培育工程,推动南丹农业从“品味”向“品牌”转变,丰富“南丹味道”品牌载体、内涵,开发彰显南丹特色农产品伴手礼,延伸农业产业链。新增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认证2个以上、“圳品”认证1个以上。

  做活现代服务业。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康养避暑旅游度假区”,深入实施“旅游 ”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南丹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全年旅游人数突破800万,旅游消费突破80亿元。坚持“十大核心景区”“十大田园综合体”联建联创,推动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设施提质升级,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建设蛮降农耕、九龙沟森林康养等项目,年内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全方位推进南丹·荔波旅游联盟合作,丰富“荔波山水 南丹康养”“世遗荔波 避暑南丹”旅游业态,开发“小南马”“天字号”等系列旅游线路,打造“黔桂两省(区)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那地苏维埃革命陈列馆建设,打造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旅游 康养”,盘活森林氧吧避暑、矿物温泉、壮瑶苗医药等特色康养资源,加快高端康养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康养疗休养基地、广西避暑中心、西部康养名城。延伸“旅游 工业”,依托洞天酒海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宜居基地,举办丹泉洞藏封坛大典、美酒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依托笼箱盖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讲好矿山历史演变、环境治理等故事。依托丹炉炼丹遗址,打造延寿康养中心;依托南方公司,打造集高端度假民宿、国医康养、“日月浴池”于一体的文化康养中心。拓展“旅游 农业”,依托果、茶、稻等特色农业,举办李花节、茶文化旅游节、丰收节、“柿柿如意节”等活动,深化农文旅融合,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需求,唱响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品牌。丰富“旅游 文体”,厚植土司文化、白裤瑶文化、狼兵文化、酿酒文化等元素,加快铜鼓文化产业园建设,传承瑶族服饰刺绣、铜鼓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丹炉山、拉潭山古营盘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角度培树南丹文化ip,创新举办白裤瑶年街节、壮族“三月三”等民俗文化节庆,高质量举办第二届音乐节,承办第十七届广西“拔群杯”篮球赛等体育赛事,丰富文化体育旅游业态。

  深挖消费潜能。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金海涉农产品交易中心、民欢智慧物流供应链、扶南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抢抓春节、壮族“三月三”、国庆节等消费旺季,举办购物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旅游美食一条街等项目建设,营造南丹特色“烟火气”消费氛围。加快现有星级酒店提档升级,积极引进知名连锁酒店、连锁民宿,新增星级酒店床位数1000个以上,创建4星级酒店1家以上。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服务实体经济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以上。严格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全方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决做到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严格执行县领导包联制度,常态化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紧盯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启动实施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大批而未供、闲置用地盘活处置,力争完成供地5000亩以上、土地出让收入2亿元以上。优化金融环境,定期召开政银企联席会议,打通银企信息壁垒,切实解决融资难题。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清零行动,推动小升规、个转企,壮大企业规模,力争全年培育“四上”企业30家以上。

  聚力项目攻坚提速。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严格执行重大项目专班负责制,并纳入绩效考评范畴,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抓到底,推动资源向项目聚集、力量向项目聚合,确保签约项目快落地、在建项目快投产、竣工项目快达产。紧盯纳入年度重点推进的自治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措施,坚持“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轻装上阵,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国家、自治区政策资金投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精准谋划新增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项目,争取申报资金30亿元以上。围绕产业转型、生态环保、交通水利、社会事业等领域,实行重大项目“谋划百亿、储备百亿、实施百亿”工作机制,年度谋划重点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实施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50个以上,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其中年度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储备自治区级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120亿元以上。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年发放“桂惠贷”14亿元以上。

  狠抓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全员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模式。围绕南方公司、丹泉集团等链主企业开展“强链招商”,围绕有色金属、白酒、全域旅游等主导产业开展“延链招商”,围绕千亿园区、乡村振兴等基础设施开展“补链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

  (三)全力改善环境设施,提升县域发展活力

  提升绿色发展空间。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态化抓好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时全域管控空气质量,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5.8%以上。深入落实“河长制”,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完成穿洞河六寨镇六寨街河段河道治理,加快推进者龙河、都牙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推动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严格落实“林长制”,协同推进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执法等工作,严厉打击毁林等违法行为。实施各类造林3万亩,其中新种油茶1.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50万亩以上。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确保2021年度中央土壤专项资金执行率达90%以上,其余年度项目资金执行率达序时进度。完善24个刁江流域重点支流水生态修复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全部纳入国家预储备项目库,重点推进大厂、车河片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强力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项目建设,推动危险废物转移处置全流程监管。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六大示范行动”,加快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奋力创建广西“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深入实施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做大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乡(镇)村创建。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矿山等创建活动。

  提升城乡融合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河池市副中心城市魅力。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抢抓“一县一策”机遇,加快推进9个已列入自治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建设。拓宽城区空间,推动丹泉小镇投入使用,加快推动中平片区开发。发挥综合交易市场辐射作用,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完成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拉易片区排涝工程、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优化提升城区路网,完成城东出城大道、中兴东路、拉金路建设,推动牛角路、广源路、民行南路、南丹南高速路口至丹东路口道路升级改造等建设。启动原汽车站商业综合体项目,谋划推进原农贸市场、民生街旧城、莲城社区旧城等升级改造。深化城市精细管理。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背街小巷更新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项目建设。推动各乡镇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一乡一业”,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型乡镇。以里湖、八圩40周年乡庆为契机,实施系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乡庆活动,全面提升八圩、里湖集镇人居环境。加快车河、城关提升城市功能,争创全国文明乡镇、全国百强镇。加快推进大厂等集镇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乡镇颜值水平。增强建筑业、房地产活力。引进和培育优质建筑企业,提升在库企业施工资质,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锦绣府、江山府二期、景泰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多形式激活房地产经济活力,力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以上。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完善交通路网建设,抢抓黔桂铁路复线开工机遇,提前谋划南丹站及周边布局。建成瑶山至南丹(二期)二级公路;加快建设月里至中堡二级公路,年内完成路基路面贯通工程;全力推进g210千亿园区过境改造、六寨经月里至云阳关、五一矿经笼箱盖至铜坑等公路前期工作。深入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四)全力建强载体平台,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建强园区平台。完成河池经开区南丹分园总体规划修编和产业规划编制,提速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一园多区”管理体系,拓宽园区发展空间。提速车河——园区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理顺陆港保税物流园用地手续,推动项目顺利融资;加快完善铁路专用线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自治区政府批复并协调国家发改委提级论证。

  建强融资平台。全面梳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力争年度总资产突破200亿元。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以项目化、市场化、效益化为准则,健全“能上能下”机制,实行绩效与薪酬挂钩,增强队伍活力。增强项目谋划管理能力建设,紧盯上级政策支持投向,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效益好、成长性强的项目,力争获得融资授信20亿元以上。完成贸易额突破35亿元、利润总额超8000万元、税收贡献超2000万元。

  建强科创平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壮大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支持华锡集团、南方公司、三鑫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加大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和产品升级力度,着力突破伴生有价元素回收利用、铅锌及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与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支持丹泉酒业加强与中南大学研究院合作,推动丹泉酒品质品牌再提升。支持正鑫集团围绕农业种业工程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油茶及其副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五)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提质年活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监测排查,抓好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技工培训、劳务输出等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稳定增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新增编制村庄规划10个以上,年内打造1个精品村、10个示范村、14个提升村。稳步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00个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4%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提升区域供水能力,完成天生桥水库扩容、巴平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续建,全力推进桂西北龙江河谷灌区(八圩灌片)、美丽乡村供排水一体化等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常态化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力争文明村镇占比达90%以上。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持续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推广“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深化“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改革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提质振兴行动,强力推进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大提升,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处于全市前列,高中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积极引进知名高中、民办高中,采用结对帮扶等形式,全面提升高中办学规模和水平。完成四幼、五小、丹高扩建等续建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二高迁建、六小、八圩易地安置点配套小学等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县城区学校空间布局,逐步解决校园拥挤、学生午托房不足及活动场所不足等问题。强化校长、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完善“内培外引”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做好队伍的管、培、评、用,建立县级专家库,制定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认定机制,充分发挥骨干辐射作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探索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持续优化社会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共体互联互通、联动发展,加快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县中医院壮瑶医业务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并尽快竣工投入使用,提速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推动八圩、里湖、车河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加快推进丹高、南方中学、城西片区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不断满足新市民及工薪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深化双拥建设,优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有效保障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支付。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工作。

  (六)全力守底线防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丹

  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矿业秩序综合整治,提升“人防 技防”水平,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完成非煤矿山重点县攻坚克难工作,顺利实现“摘帽”。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行动,压实最末端火灾防范责任。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完成334个隐患点勘察认定、分类整治核销工作。紧盯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等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县长接待日”,发挥基层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因地制宜、分级负责、风险同担,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维护网络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

  科学防范化解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定。平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健全债务风险动态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兜牢“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精准盘点在库税源,多元培育新税源,做到应收尽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监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杜绝行政腐败行为发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初心,坚守为民的立场和情怀,尽责履职、踔厉奋发,毫不松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忠诚施政。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动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深入推进法治南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接续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政府守法和诚信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

  坚持高效理政。始终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主基调,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高质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健全跟踪督办机制,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政府系统行政效能。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发力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破除“八弊”顽疾。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决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攻坚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斗者的姿态砥砺前行,以拼搏者的坚毅担当实干,为迈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广西县域经济强县”,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广西南丹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六新河池”:建设经济繁荣新河池、建设宜居宜业新河池、建设活力开放新河池、建设生态秀美新河池、建设文明和谐新河池、建设风清气正新河池。

  2.“1 3 n”产业体系:有色金属1个千亿产业,丹泉酒、大健康、新能源等3个百亿产业,碳酸钙精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等n个亿元产业。

  3.“三品一标”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十大核心景区”:歌娅思谷景区、瑶望天下景区、洞天酒文化旅游景区、丹炉山景区、南丹矿物温泉生态旅游区、云观天景区、九龙沟森林康养度假区、巴平湿地森林康养旅游景区、蛮降农耕旅游景区、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

  5.“源网荷储”一体化: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源:以新能源(风电、光伏)为主的电力电源。网:在新能源电站和电力用户之间建设专用供电网络,配套相应的输配线路、变电站和附属设备,组建分布式智能电网。荷:引进符合河池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具备需求侧响应能力的优质电力用户。储:配套建设储能,满足负荷侧电压等级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调峰调频能力,保障电力安全实现高质量供电。

  6.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7.“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乡村综合治理体系。

  8.“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10.“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

  11.“县管校聘”: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2.“五好司法所”:队伍建设好、职能发挥好、所务管理好、物质保障好、公众评价好的司法所。

  13.“十大田园综合体”:绿稻花海田园综合体、歌娅思谷田园综合体、红土丹山田园综合体、幸福瑶乡田园综合体、枫杏泉乡田园综合体、醉美月李田园综合体、富美果香田园综合体、柿红茶香田园综合体、桃李缤纷田园综合体、秘境中堡园综合体。

  14.“小南马”:小七孔——南丹——巴马旅游线路。

  15.“天字号”:天桥、天坑、天窗、天眼、天窖等“天”字号景观景点。

  16.“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7.“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8.河湖“清四乱”: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

  19.“六大示范行动”:开展产业生态化发展、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消费和生活、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六大示范行动”。

  20.“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1.“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22.“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构建信用指标体系,建立信用档案,进行信用评级,构建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将市场的契约精神与农村的“熟人社会”充分结合,探索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党在乡村的执政基础,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整治“四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4.“八弊”顽疾:一是尸位素餐、不想干事;二是精神萎靡、不敢担当;三是粗枝大叶、不负责任;四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五是因循守旧、不思革新;六是庸懒散拖、不讲规矩;七是小成即满、不求上进;八是虚假浮躁、不讲真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0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