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认真践行“墙内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政府干”的承诺,当好“店小二”、服务企业家。加快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指标监测动态化、惠企政策精准化、企业诉求办理高效化。做实做细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压紧压实网格走访质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服务日”、企业诉求现场流动会、政企圆桌会议等活动,筑牢政企沟通“连心桥”。丰富营商环境“红黄榜”企业评价方式,增设执法部门、金融机构、工程建设领域、法治环境建设等专栏,精准反馈企业对政府工作的真实评价。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推进“降、缓、返、补、扩”等一揽子政策直接惠及各类市场主体。立足企业发展需求,千方百计破除人才、土地、资金、用工、能耗等瓶颈制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人才高地。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助企纾困质效。以“妈妈式”服务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县、营商环境一等县。

  (三)精益求精重建管,实现城市品位再提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划、建设、管理、经营齐头并进,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1.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严守“三区三线”边界线,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和城市整体规划修编工作,做到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市民、还公共配套于社会。按照“南优北扩”格局定位,着力打造以一河两岸为轴心的城市休闲长廊,以华林广场为中心的区域商贸集中区,以铜锣湾广场为核心的城南服务商圈,以五梅路、龙山北路为典型的夜市经济一条街,以天工商贸城为导向的家居建材大市场。深入探索棚改“房票安置”政策,满足动迁群众多元安置需求,集约建设用地,消化存量房源,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2.提升城市基础配套。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历史遗留棚户区改造项目,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逐步完善城市交通框架,启动黄沙港路、崇贤大道西延伸段、环城北路东延伸段等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应星南大道、冯川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奉新大桥、龙山大桥、黄沙港中桥改建项目。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完成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奉新县城排水专项规划》修编,完善城市雨污支管与主管并联互通,实现雨污管网一体化管理,不断提升污水收集率。充分利用棚改拆迁空地,实施一批小游园、小广场、停车场项目,配置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亮化、便利化水平。

  3.做优城市精细管理。深入打好城市创建攻坚战,发挥“五勤联动”队伍作用,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奉新”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的运用,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优化城市环卫市场化监管机制,加大小区物业监督管理力度,探索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管理新路径,不断提升群众宜居满意度。全面启动城北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建工程。巩固深化“街长制、路长制”和“网格化”联创联建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不遗余力补短板,实现乡村振兴再提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打造国家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上实现新突破。

  1.夯实“农业强”的基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启动县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完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68万亩、总产5.79亿斤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数字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天工米业智控中心、万亩猕猴桃生态产业园、天工苗艺坊带动作用,持续做优做精奉新大米、奉新猕猴桃、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唱响奉新农业品牌。深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行动,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打造新型农业特色村镇。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

  2.绘就“农村美”的画卷。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打造全域美丽乡镇2个、新农村建设村庄100个、美丽庭院2000个。深入实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督促落实“村评组、组评户”和门前三包制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实施乡镇集镇提升改造工程,完成百丈、仰山、罗市、干洲等集镇农贸市场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全面完成12座农村危桥改造任务,启动澡下-会埠、赤田十五里亭-赤岸沿里、赤岸山口-丁家等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自来水管网覆盖率。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力争创建市级乡村森林公园2个以上。

  3.走好“农民富”的路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易返贫致贫对象,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全面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挖掘一批“田教授”“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等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林权、资金、设施设备等入股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年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的行政村达到8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5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