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力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夯实工业基础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技术攻坚,加大雏鹰瞪羚、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4户以上,“规升巨”1户以上。强化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鸭绿江英才计划”,开展“名校优生特招”和“高效直招”,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做好“三篇大文章”,滚动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狠抓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再聚产业升级之力。大力推进5g、千兆光纤、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五龙黄金5g 互联网项目建设,跟踪扶持华洋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效运营,力促软通动力智慧人才产业园落地,建设“数字振安”,再添创新发展之能。

  提升产业园区支撑力,积极推进五龙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园区设施配套,提升项目承载力。确保依璐服饰项目二期、天皓净化防护用品研发、日邦纳米非金属矿产精细加工、亿丰生物科技新材料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促中惠地热、盛欣密封件新建,芯峻电器、隆盛铸造异地扩建等一批项目尽快落地。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园区招商和融资平台建设,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工业强区”主阵地。

  (三)聚力抓好三农发展,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农业基础,继续优化种植结构,抓好动疫病防控,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和蔬菜供应。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4.9万亩,粮食产量不低于3.85万吨,小浆果产量在1.3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不低于2.6万吨,“菜篮子”供应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着力做大做强特色精品农业,大力发展小浆果产业,强化发展设施农业。抓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强化“二品一标”产品认证。抓好常盛蓝莓、伟大农产品加工、宏硕种业种子仓储等项目建设,不断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

  支持联农带农富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五小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实现监测全覆盖。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全国试点工作,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统筹改善农村路、水、电、气、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改造农村道路65公里、桥梁2座。严管农房建设,因地制宜整治重点区域农房风貌,提升农房品质和农民居住品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7个。

  (四)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改革攻坚,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水平,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供给规范化。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减少环节、精简材料、压缩时限。深入落实“项目管家”制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市场主体,降低市场主体负担。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更广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央企投资;集中统一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低效运转存量资源,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强化村级“三资”监管,壮大村集体经济;稳妥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再拓开放合作之路。抢抓国家、省、市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和省市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积极推动发展互市贸易。持续扩大出口信贷保险覆盖面,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鼓励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优势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服务网点,积极组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不断壮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全年新增外贸企业3户以上。积极对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深度融入东北绿色经济带和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加大与扬州市江都区的对口合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五)聚力改善环境,加快发展绿色转型

  持续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抓好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巩固,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精准科学治污,突出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进一步提高。强化水源地风险源动态管理,确保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五龙黄金绿色矿山建设,不断完善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再夯生态文明之基。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林业碳汇开发,支持上海电气绿碳循环产业园、维景绿色低碳储能项目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促进资源能源回收循环利用。大力引导发展农产品、中药材和林下经济,积极培育申报“鸭绿江”地理标志品牌。

  (六)聚力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特殊弱势群体,兜牢民生底线。继续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扶贫项目建设,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就业1400人以上,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社区养老设施供给。全面落实医疗救助资金市县两级分担机制,抓实资金保障。进一步提升“救急难”水平,强化精准识别,完善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加快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欠薪案件当期结案率100%,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1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