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社会事业统筹兼顾,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五年累计实施惠民实事156件,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1.0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3.3%以内,7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万元和1.7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8%、64%,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80%,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获“全国敬老文明号”殊荣。公共服务持续升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教育投入比例逐年增加。西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运营,“四香园”特色教育蓬勃发展,乒乓球学校各级赛事奖牌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县区之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医疗资源实现全域共享。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率先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零”感染、“零”疑似、“零”确诊的“抗疫”成果长期保持。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灯塔镇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双服务建设先进集体”,“艺翔曲艺社”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实现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化解。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连续五年实现重要会事期间“零进京、零非访”。城乡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执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区政府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单位。

  ——五年来,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依法治区纵深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定期向区委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满意率连续五年达到100%。全面开展“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成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全覆盖。泰安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作风持续转变。高标准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全面完成各级环保督察、巡视巡察、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任务,政府执政水平和干部执行能力不断提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廉政建设贯穿始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严守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五年,我们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事业、妇女儿童、方志档案、防震减灾、食品安全、保密等领域实现新进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取得长足进展。

  各位代表,五年的转型与发展,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政治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必须始终坚持转型发展,做到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做到勇于变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体恤民情、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敬畏法律、遵守法纪、厉行法治。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的发展和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支持、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为西安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西安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客观总结过去,冷静审视现实。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收支矛盾突出,有效财源不足,财政保障能力依然有待提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加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不够精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定决心,拿出超常举措,切实加以改进。

  未来五年发展谋划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西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动能转换、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按照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绿色转型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强区、生态立区、开放兴区、双修靓区、富民惠区”的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产业转型、环境恢复、扩大开放、城乡统筹、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市水平,三次产业比趋向合理,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预期。

  ——优化产业布局,打造资源整合“集聚地”。集聚优势资源,突出转型升级,建立多元化产业体系,推进“七园”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规模化经营和价值链提升,不断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壮大精品农业产业规模。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紧盯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变,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建设“碳纤维材料产业园”。以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加速整合全市碳纤维产业,促进集群发展,打造50亿级“中国碳谷”。建设“启臻文化教育产业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创新高质量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科教兴城。建设“绿电供应产业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利用辖区自然资源,合理规划风电和光伏布局,形成低碳环保的电力能源体系。建设“中核清洁能源产业园”。全力做好市级项目承接,推动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构建“暖、药、芯、材”四产业联动、“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清洁能源转换基地。建设“泛电商产业园”。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做好外部资源对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壮大网、孵、训联动的新兴电商产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