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下大气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推进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力度,力争年内有1-2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或者省级审定。加快建设丘陵半山区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100万亩。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广以矮秆密植为主的粮豆轮作模式,调减籽粒玉米2万亩。扶优培强特色产业。打造“三品一标”基地25万亩以上,“六大特色产业”和肉牛产业总体增长1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长15%左右。推广种养联动、产加销协同的大循环发展模式,启动吉浙·东丰松籽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东丰梅花鹿创投园二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全面提升乡村风貌。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三带两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按照“九有六无”标准再创建5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路网建设、供水保障、清洁能源、信息网络、商贸物流等43个项目。依托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今胜、朝阳、永治等10个旅游精品村和兴国湖、德国风情小镇等6个田园综合体,实施大良水库、老龙头水库旅游度假区等22个项目。分类分级分批打造特色小城镇,突出打造安石、安恕、大阳等9个特色小城镇建设,一体谋划建设其他17个特色小城镇。着力推动辽河源生态农业小镇、汽贸小镇建设,谋划钢铁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稳定低保、特困供养、社保等兜底救助政策。突出产业治本效能,谋划实施26个产业项目。

  三是聚焦消费结构升级,下大气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端、需求端两端发力,域内消费、域外消费双向扩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业并举,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消费供给。坚持以需求为引领,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能力。实施百店促销、名店名品联动,畅通域内消费循环。加快欧亚二期、北江开元酒店、居然之家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改造提升辽河半岛、山语城、玉圭园3条步行街,推进东辽河、渭津河、大梨树河城区段滨水商业街区建设,新建改造3个农贸市场。进一步引导助推商贸物流、餐饮、家政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启动农村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商超向乡(镇)布局。加快培育冰雪、文旅产业,积极打造区域性消费目的地,畅通域外消费。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坚持造势和营销“双促进”,开展消费促进月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好“1·8”“9·8”消费节,办好国际袜交会、琵琶艺术节、城市节、冰雪节、消夏节、房交会、汽车展等主题活动。定向精准投放消费券,落实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政策。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着力创新服务业态。全力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着重抓好工业贸易、现代物流业、现代会展业、现代电商业和服务外包业发展,加快鑫达钢铁、厚德食品、巨峰生化等企业剥离非主营业务成立本地法人公司。支持东北袜业园打造吉林省中南部电商快递中心,扶持优美姿、泛电商等产业园加快发展,探索建立“网红学院”,不断拓展辽源新型服务应用场景。力争引进京东集团、58同城、东北亚铁路等新型产业主体。推进医养健康、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行业向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拓展。加大扶持引进力度,加快填补21项服务业空白。

  四是聚焦夯实发展基础,下大气力推进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全力抓好项目谋划。坚持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包保责任相统一,全面压实项目工作责任制。紧扣“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盯“六新产业”“四新设施”,紧跟国家政策特别是东北振兴政策、专项债政策谋划项目,建立梯次跟进的项目储备库,谋划包装5000万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全力抓好项目招商。突出延链补链融链强链,围绕产业链发展、对接合作等绘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县(区)、高新区、市本级招商活动各不少于100次,对接企业不少于100个,每个县(区)新招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全市新签约项目落位资金不少于150亿元。全力抓好项目落位。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保、项目秘书等机制,围绕招商落地、前期审批、竣工验收、投产达效,建立项目集中审批和服务推进专班,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冬季不停工和春季集中开工,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354个。

  五是聚焦转换发展动能,下大气力推进科技创新系统集成。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全面营造产业创新生态。实施科技项目创新工程。重点推进东北袜业园、富奥泵业等10个数字化车间改造、智能工厂建设,加快钢铁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广。推动新能源汽车高压铸铝、麻纤维毡材、无级变速器等技术创新,推进德盟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30个以上。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户、科技型企业5户。推动中科院地理所等院所组建在地科技服务公司,打造东丰皇家鹿苑创业园等众创空间,增强垦丰吉东种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域外人才、留住现有人才,大力营造“吉人回乡、创业就业”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新增5个以上市级科创团队、专家工作室。实施创新合作拓展工程。签约新增5个科研合作院校,支持企业与中科院驻长院所、吉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和平台引进再有新进展。适时举办袜业、医药、梅花鹿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推动产品研发应用,重点抓好梅花鹿系列产品开发。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引导优势企业由“辽源制造”向“辽源创造”升级,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及文旅产业领域开展品牌创建,力争新增品牌50个以上,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是聚焦建设美丽辽源,下大气力推进城市能级品质提升。坚持不懈强功能、补短板,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规范城乡建设发展,守好绿色生态底线,完善产业发展布局。突出规划“上位法”定位,强化规划刚性管控,强力整治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要素保障能力。推动“路水热气电”等地上地下设施协同共建、提质增效。重点推进福栾大路、安北大街、一建道口平改立、东辽河琵琶桥等18个路桥工程,打捆推进5个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高标准打造人民大街、辽河大路两条精品街路,推动主要街路逐步实现风貌统一。盘活“半拉子工程”闲置土地,着力解决仙人河盖板楼、电厂楼、大旅社地块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快长春经辽源梅河口至通化高铁前期工作。完成北部新区采煤沉陷区稳定性评价,启动北部新区生态改造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科学化管理水平。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全面治理违建、乱停乱放、违规广告牌匾、小广告等城市管理乱象,坚持老旧散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同步推进,探索实施街长制、路长制。加快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和智慧交通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城市电子档案。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办全国首届公积金文化论坛。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态修复。持续构建以“四河八岸六山”为框架,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生态体系,推动城市生态向网络化、立体化转变。实施东辽河、大梨树河、渭津河6公里岸带修复提升工程,启动栾架山城区段、向阳山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和琵琶广场海绵城市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化不少于3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经营城市能力。注重在城市更新中打造城市品牌,在开发进程中配置要素资源,以品牌创建、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升级低效空间,释放发展活力。推进渭津河南岸、金属制品厂等15个地块征收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