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县保费收入30501.8万元,比上年增加112.94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283.37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5218.4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5659.37万元,其中:财产险已决赔款12233.93万元,人寿险已决赔款及给付金额3425.45万元。

  招商引资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签约2000万以上内资项目49个,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41个,实际进资2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8.85%;实际利用外资现汇6202万美元,增长26.29%;外贸出口总值完成64.31亿元,增长49.6%。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旅游

  科研事业进展顺利。全县共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2项。科学技术经费支出8314万元,同比下降1.38%。推广和实施的科研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科技兴县的意识不断增强。

  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 25所,其中:高中3所(含1所完中),在校学生8523人;初级中学22所(含6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12535人;小学92所(含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22379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数9249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297人。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97.9%;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为98.2%。2022年高考4619名考生,高考一本上线人数452人(其中文科52人、理科400人),二本上线人数1319人(其中文科289人、理科1030人),600分以上考生人数25人,650分以上考生人数为1人,理科最高分656分,文科最高分605分。高考成绩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 个,馆藏图书 8.93万册;文化馆 1个;博物馆1个,样式雷纪念馆1个;电视台1 座,城镇有线电视用户 12796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4615 户;建成农家书屋 145个,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县共接待游客1549.6万人次,比上年减少4.2%,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4.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6.3%;实现旅游总收入111.47亿元,减少1.59%,其中:外汇收入1599.5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3.2%,为提高永修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发展较稳步。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5个,床位1760个,卫生技术人员1554人,有医疗点的行政100%全覆盖,医疗设备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基本保险继续实施,社会医疗保险面不断扩大,为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县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主线,以“体育惠民 健康快乐”为主题,扎实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责,不断完善符合县情、覆盖城乡、具有永修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多次荣获省、市群众体育工作表彰。组织参加省运会(社会部)九江选拔赛,参加江西省百县运动会,我县代表队勇夺百县足球比赛冠军,积极参加九江市锦标赛,其中青少跆拳道荣获1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的好成绩,青少羽毛球荣获1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力做好承办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青少部武术散打、高校部武术散打和社会部篮球项目赛事相关工作。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广泛开展各类健身活动,每年举办了篮球、足球、广场舞、乒乓球、少儿围棋、钓鱼、老年人门球等影响力较强的比赛,基本形成了全民健身活动多样化、普遍化、经常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年出生人口2291人,出生率5.49‰;死亡人口2219人,死亡率4.12‰,人口自然增长率1.37‰。年末全县总人口达38.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10万人,占41.9%,乡村人口22.35万人,占58.1%。

  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85元,增长5.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8元,增长7.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9.11亿元,增长17.4%。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永修县统计局

  二〇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说明: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如本公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不一致时,以统计年鉴为准。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外贸和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县商务局;公路客货运输量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来自县移动、电信、联通、网络公司;邮政数据来自县邮政公司;旅游、文化馆、图书馆、有线电视用户数据来自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存贷款数据来自县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县人保财险、县太平洋财险、县人寿保险、县人保寿险和县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县工信局;卫生、计划生育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zhong/813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