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有效供给促进持续增收。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增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期中央政府多次强调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完善工程建设、验收、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大力推进水产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宣州区作为农业大区,在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同时,积极通过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区域发展形势

  长三角一体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将推动区域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跨区域合作。区域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间、区域间要素流动更为便捷,为我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进洪林镇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我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加快农业品牌创建提出了新的挑战。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是一体化发展重要抓手。2019年12月,由沪苏浙皖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将聚焦“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题,组织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合作,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互认、产品带标带码上市;协同推进跨区域合作,共建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全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协同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物流基地和重要农产品物流产业项目,探索推进物流体系一体化建设;开展品牌创建活动,联合开展长三角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推介;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联合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进成果共享。2020年8月在黄山市举办的联席会议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签订了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蔬菜产业发展合作、生猪产业合作、设施农业装备合作等4个框架协议,加快推动区域内农业领域协作发展。宣州区在长三角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可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一体化合作建设,同时有机会依托国家级农业现代产业园,在家禽、虾蟹产业等方面作为引领。

  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为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提供良好机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突出打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场硬仗,打造和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农业产业强镇、美丽乡村等平台载体。我区能够借此机遇,加大平台载体建设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

  (三)省市工作重点

  加快推进全省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和市“156”行动计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部署要求,安徽省启动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宣城市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宣城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6”行动计划。推动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一二三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宣州区将围绕家禽、水产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加强与沪苏浙地区有较好合作基础、有优势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主体合作,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通畅,承担示范基地项目实施任务。

  (四)新兴技术业态

  5g农业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给农业带来海量的原始数据,助力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应用5g技术的农业生产、加工新手段,把智慧管理由设想变成了现实,可推动宣州区智慧农业各环节实现全方位提速与升级,为洪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来新管理方式,提升产出效率与保障产业绿色安全。

  品种多样的绿色有机食品成了消费群体追逐的新需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可以满足人们高标准需求的食品。而绿色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也可以为更多的宣州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整个宣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带给农村农业发展机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数字经济能够催生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宣州区乡村产业质量变革、农村经济效率变革、乡村发展动力变革,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数字经济可以推进乡村产业质量变革,改善宣州区农民收入;驱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宣州区农村经济效率变革,驱动农业由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数字经济可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驱动宣州农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

  (五)机遇挑战

  1.“十四五”期间面临机遇

  区位、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借长三角一体化东风打造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新标杆大有可为。宣州区位于苏浙皖交界、长三角核心位置,土地、劳动力资源相对周边区域更充足,禽蛋、稻渔、虾蟹、烟叶、茶叶等特色产业突出,可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大机遇的“东风”,吸引发达城市龙头企业落户,加快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推动农业向食品加工业迈进,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将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为长三角区域绿色发展新标杆。

  农业农村、园区发展领跑皖东南,示范建设将有机会整合资源形成更大发展平台。宣州区被评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宣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洪林示范区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并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类示范建设将有助于宣州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现代生产资源,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从要素集聚平台升级为要素配置平台,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农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一二三产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时机已到。目前宣州区城镇化率约为60%,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十四五”将是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市场驱动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可通过一二三产叠加,产生乘法效应。同时,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可通过“新基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十四五”期间面临挑战

  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经营模式转型进入瓶颈期,要实现突破还需多方合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的经营模式较成熟,但企业化、尤其是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模式还不普遍,缺少有影响力的大项目、有领导力的企业家,农村留守人员接受新理念较慢,转型发展还需要从多处破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