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高中阶段升学率(%) ≥85 88.19

  8 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 ≥70 80

  9 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 ≥100 100

  10 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 ≥100 100

  11 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85 ≥85

  12 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 省定标准 超省定标准

  进入新时代的“十四五”,繁昌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戮力前行,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时代教育强县(区)。

  (二)形势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繁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将这些问题作为“十四五”期间深化教育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挑战,予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城乡之间、镇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均衡水平仍然不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仍然薄弱;素质教育尚需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办学特色化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多元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结构性短缺性矛盾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师德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优质民办教育资源不足,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扑面而来。繁昌将处于经济换挡升级期、交通区位蜕变期、全面改革深化期、开放合作黄金期、统筹发展提升期“五期并存”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重要关口,繁昌要实现新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人才,基础仍然在教育。繁昌必须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优化发展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教育的大发展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1.实现教育现代化是繁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是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重大职能。只有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挥教育的基础、先导作用,才能为繁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繁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有学上”的状态转向“上好学”的渴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提升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的一个核心指标。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统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出台,“十四五”期间,学龄儿童少年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将面临新的需求高峰,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现代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区情,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着力拓优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前列,为繁昌创建产业创新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发展先进区和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保障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突出优先发展。教育是公共事务,是惠及全民的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把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先方面,完善体制和机制,落实教育地位优先、规划优先、财政投入优先、公共资源配置优先,适度超前发展教育。

  ——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力争在教育理念、发展思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评价体系、对外合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教育人才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队伍。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面构建多元普惠的学前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质量更高的高中教育、更具内涵的现代职业教育、依法规范的民办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全市领先,基础教育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体系渐趋完善。教育的布局、层次、类型结构趋向合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明显加强,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

  ——学校教育内涵更加彰显。新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与各级各类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加快融合,形成“五育并举”的有效路径和实践范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强化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协作关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进一步健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