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依托医联体人才交流等途径,克服供需矛盾,有计划地派出人员到省市医联体牵头医院跟班进修,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有效激活卫生人才存量,制定有效留人机制,加大对在职医务人员提升学历的支持力度。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与医科类院校合作,探索实施定向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方案,拓宽卫生人才来源渠道。

  第七节 全面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打造幸福健康家庭

  谋划人口和家庭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动促进家庭发展的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引导形成支持家庭生育、服务家庭养老育幼的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围绕全过程生命周期,以家庭为对象,进行“文化培养、生育指导、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方面的宣传与培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政策关爱和社会帮扶,加强卫健领域惠民资金管理,落实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的资格审查,确保奖扶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惠及民生。创新家庭公益服务模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开展经济扶助、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等探访与帮扶活动,着力构建部门合力、社会参与、多元服务的计生家庭扶助关怀机制。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有序协助政府开展家庭发展项目。

  扎实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以深入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为主线,聚焦服务质量提升、专科能力提升和群众满意度提升,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助产技术考核培训体系,开展助产技术随机抽查,预防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发挥婚孕检综合服务“一站式”窗口作用,加大宣传和动员力度,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一体化、规范化服务,不断提高婚检率和孕检覆盖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中的独特作用。

  关注老年人健康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结合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加快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推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改造,建立方便老年患者就医的服务流程,为老年人规范提供上门服务,到2022年全区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增强社区托老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等健康医疗服务功能。依托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老年期慢性病等常见疾病的防治适宜技术,制定一体化、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提供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随访管理等服务。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等干预和健康指导,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

  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推动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的安排部署,将托育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开展辖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依托区妇幼保健机构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承担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卫生保健指导和监督考核任务,增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标准规范服务能力。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养育指导工作,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通过组织培训、公众号、app等多种渠道提供婴幼儿照护方面宣传指导服务。鼓励和推广社区或邻里开展幼儿照顾的志愿服务。稳妥推进托育照护服务机构设置,以国家卫健委关于托育服务的指导性意见以及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规范为指导,按照省、市部门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推进辖区托育照护机构设置。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优先设立。到2025年,各街镇创设1家以上托育服务示范机构,逐步建成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体系。

  第八节 持续激发科学创新活力,改善健康服务体验

  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协同共享。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制定《鼓楼区“互联网 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信息化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应用“互联网 ”等新兴信息技术,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建立健全区域“互联网 医疗健康”协同应用体系,全面覆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全员人口、综合监督等领域,逐步实现信息系统标准化、数据端口可共享。

  优化智慧医疗惠民服务。完善便民惠民支付应用体系,推广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提高家庭医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回访等方面的应用。在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 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基础上,探索建立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 医疗健康”统一线上问诊平台,开展多项智慧医疗服务,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促进免疫规划系统升级改造,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疫苗流向追溯、温度追溯、受种人群追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协同工作机制,结合区级医联体组建进程,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运用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系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九节 深度融合健康元素,加快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稳步推进医养结合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探索以集中式家庭病床、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等形式解决养老机构医疗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尝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间的巡诊、送诊、转诊机制,推动医养结合体系建设。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签约家庭医生的作用。

  积极探索健康服务新业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专业过硬、技术一流的专科医疗集团和集团化、品牌化的连锁式社区诊所,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健康服务品牌。加快推进高端康养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建设鼓楼区康养中心,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安宁疗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康养中心。探索中医文化或养生保健等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途径,加强中医药的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明确中医药知识产权归属和保护。

  第十节 创新综合监管手段机制,助推监督效能提升

  推进综合监督体制改革。继续加快街、居两级卫健工作队伍转型,创新落实综合监督街镇负责制,推进卫生健康综合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街镇属地管理为基础,卫生监督所综合监管指导为支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配合的区、街、居层级联动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机构融合和建设,大力充实监督队伍,巩固基层监督网络。规范基层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强化协助执法性质,进一步细化卫生监督协管职责权限和任务范围,明确其职责范围为履行卫生计生监督检查。

  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政务服务,拓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覆盖面,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网上政务服务。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有关审批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改革方式。支持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拓展人才服务。

  规范行政执法机制。加强综合监督管理,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卫生监督稽查和考核,明确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强化街镇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医疗质量监管、重症精神病患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综治)等卫健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卫健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医疗机构的质控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将社会办医统一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实行政府评价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分析其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成果,联合公安、市场、医保等部门持续开展医疗卫生领域“黑、恶、乱”现象的专项治理,严格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从业行为。做好对饮用水安全、非法行医、“两非”、医疗废物处置和违法生育的监督执法与查处工作。加大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的监管力度,强化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和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监督查处。健全完善卫生监督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设社会办医监管信息系统,将医疗卫生机构信用状况纳入量化评价,加强对失信者的惩戒。

  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公立医疗机构监管考核体系,理顺卫健、医保、财政等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强化全行业全过程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实施信息赋能监管计划,有效对接医师定期考核、医疗机构校验、医疗监督执法以及医疗质量控制等多系统端口,开展电子监管、智能监控、实时监控,提升监管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意义和作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精心组织实施,不断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要求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依照指标设定的年度目标和内容,明确各部门具体分工和责任归属,认真组织落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区直各有关部门、街镇要认真履行职责,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规划落实,促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第二节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长效投入机制。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政府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主体责任,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制定出台对符合区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的投入政策,并根据鼓楼区疾病负担趋势和健康需求升级实际,建立逐步增加、稳定长效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探索完善由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列入政府补助,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动员社会广泛筹集卫生事业发展资金的同时,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将医疗卫生(不含老干部保健和机关事业单位医保经费)硬件设施设备纳入本级财政投入,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节 完善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实施和推进。建立督办制度,将重要工作分解至区直相关部门、各街镇,定期开展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建立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的阶段性评估,及时调整偏离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推进规划有效实施。建立问责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绩效考核。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推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积极培育如传染病防控、消毒、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促进队伍专业化,厚实人力资源储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