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在继续为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做好保障的同时,着力为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家庭,以及阶段性居住困难的新参加工作人员、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等,在休宁有合法稳定就业的常住人口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租房补贴,按各类家庭的经济状况承担不同的租金或发放不同补贴标准,实行差别化保障方式,形成相对公平、公正、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公租房准入动态管理,积极推行“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三位一体的申请、审核、审批公租房管理系统,完善租后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公租房的运营管理,对拖欠租金、未及时腾退、转租、转借、擅自改建、装修等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完善信用档案管理,对上述违规行为作为失信信息记入档案,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供相关社会主体依法查询使用。

  (二)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摸排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边缘困难群体危旧住房,并实施危房改造,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提升老旧小区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设施(宣传栏、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环境绿化改造,修整道路,雨、污水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增设停车棚并配置相应充电设施,拆除违章,重新规划利用,优化并入地敷设安广、移动、电信、联通等弱电室外管网,增设燃气管道,环卫设施整治改造,增设室外照明系统,完善室外消防栓设置,增设小区安防、技防设施等。到2025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改扩建停车泊位440个以上。

  第七节 织牢重点群体补充保障网

  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等工作的管理体制,建立救灾应急管理机制,切实筑牢重点群体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

  (一)完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全面实施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启动职业康复试点,探索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开展合作。完善失业保险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扩大失业保险政策覆盖面。加强人社信息化保障,全面拓展金融社保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功能。切实维护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

  (二)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加强部门联动,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形成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制度体系。发展多元救助,形成“物质 服务”的救助方式。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切实加快社会救助审批制度改革,确保社会救助及时有效落实。将社会救助各类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完善社会救助预算的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纪检、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健康发展。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能力建设,完善救助服务网络,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救助保护、教育矫治、预防干预和技能培训。

  (三)推进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长效增长机制,建立其他困境儿童生活救助制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关爱服务。改善和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扎实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义务服务,推进城乡社区标准化建设。

  第八节 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

  全面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安置更有质量,抚恤优待政策更加健全、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强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服务保障

  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施退役军人创业工程,完善就业、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强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培养,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创业培训,建立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退役军人党员发展力度,将优秀退役军人党员纳入村和社区后备力量队伍,引导注重培养使用“兵支书”“兵委员”,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基层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善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关爱帮扶机制,保障优抚对象叠加享受普惠待遇和抚恤优待。发挥优待证的功能,让广大退役军人充分享受优待政策。

  第九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

  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村级综合文化中心等建设,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提升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水平和推进应急广播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状元文化公园,将休宁“状元”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大力推进文化志愿者和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推进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物专管员队伍建设。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围绕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大型群众性文艺演出和系列书画展览,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着力打造乡镇广场舞展演、传统民俗展示展演两个文化活动品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启动山泉流水养鱼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深入开展快乐健身活动,优化体育公共资源配置,提升体育馆服务能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设施、足球场地等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升级县、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一批健身步道,积极打造体育公园。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场地。推介区域内的体育产品,培育跨区域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开展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指导市民科学健身。2022年底,全县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2块,到2025年,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2公里,基本形成“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专栏4:文化体育繁荣项目

  强健休宁:建设“15分钟健身圈”、建设休宁县全民健身步道;

  文化事业:状元博物馆四期、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建设、古道修复。古村落打造项目、五城镇传统古村落保护、库区古建筑迁移保护工程、休宁县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古道修复提升工程。

  第四章 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第一节 供给机制创新工程

  推广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形成若干ppp模式操作样本,梳理一批已建、待建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建设和运营。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形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促进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放宽公共服务投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环保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项目。推进政社分开,引导志愿者组织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残、助学、养老、支教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人才扶持,采取人员培训、项目指导、公益创投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营造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竞争环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社会组织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 质量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一个清单 一系列标准 一套评价指标”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机制,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各领域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服务规范和流程等具体标准,推动城乡、区域之间标准衔接。强化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制定婴幼儿照护、养老等行业准入、管理和监管标准;实施将公共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服务对象诚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并通过达标考核、水平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促进公共服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确保公共服务能力全覆盖、质量全达标、标准全落实、保障应担尽担。

  第三节 服务均等化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