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口培育调整

  一、促进人口新型城镇化

  针对北戴河本地人口稀少结构现状,结合产城融合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加快就业创业渠道建设三大措施,实现北戴河人才引进,人口集聚,人口质量提升。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城镇登记失业率2.3%,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2030年远景,常住人口可达到30万人(本地居民10万人、新增候鸟旅居人口10万人、新增产业集聚人口10万人),流动游客4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城镇登记失业率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0元。

  二、形成四大人口集聚区

  依托北戴河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康养产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等产业基础,结合一心三带三板块的产城融合布局,形成“一城三镇”四大人口集聚区。其中:一城为北戴河主城区,主要是城镇居民与游客集聚区,三镇为戴河镇新兴产业就业人群集聚区、西山街道外来康养旅居人群集聚区、牛头崖镇新型农民集聚区。

  三、推进人才引进与培育

  制定人才计划,打造北戴河“百万人才计划”人才队伍,通过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康养专家500名、高科技技术人才500名,乡村振兴专家500名,文化艺术专家500名。深化人才政策,打造北戴河区特色竞争力的人才品牌,实施“北戴河英才计划”培养选拔工程,推进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及联合办学,抓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和行业专家科研工作站建设。营造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服务环境,配套“零门槛”落户,推进“人才公寓”和“人才超市”建设,落实创业贷款、租购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医疗费减免、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等多层面优惠政策。

  四、加强主客共享共建

  本地居民主人翁、小导游,通过招募旅游志愿者,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文明旅游意识教育、举办旅游大讲堂、旅游咨询、服务、教育、引导等志愿活动,实现本地居民素质提升。服务人员旅游形象代言人,通过定期举办涉旅游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且执证上岗。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坚决整改落实。英语普及率100%。实现旅游服务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外来游客主客共享,通过发布旅游手册,开展“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等“文明旅游”主题宣传,让更多游客参与其中,规范游客素质等形式,对外来旅客进行旅游氛围影响,打造高标准旅游环境。

  第六章 城市公服建设

  一、交通体系优化

  交通路网完善。继续完善纵横交错、辐射八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包括加密优化滨海片区与京哈高速、205国道之间连接线,推进沿海路东西向延长,加强牛头崖镇村到市区的道路连接,加强高铁站北广场与北戴河村的交通连接等。

  城市道路美化。建设“快慢结合、游走相接、风景相伴、点位串连” 的城市风景道体系。重点包括滨海风情大道景观提升、海宁路景观提升、戴河滨河景观道路提升、石塘路景观提升、红石路景观提升、保二路景观提升、东经路景观提升、连峰北路景观提升、剑秋路景观提升、海北路景观提升、城市绿道建设、产业组团内部景道建设等。

  绿色智能交通。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 自行车 步行”的出行模式,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人口数量。加强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推广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在公共交通廊道周边集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以数据流程整合为核心,以物联感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构建实施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工程,通过数字经济产业的助力,完成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合一”,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二、公服设施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旅游城市。

  (一)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板块——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北戴河区主城区,主要承担对外交往、承办国内大型活动等功能,其教育、医疗、文化等大型服务配套设施与全区共享;板块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联峰山西片区、戴河村片区、牛头崖片区等产业板块,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托幼服务、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福利养老、体育健身、公共文化、商业服务、公共管理、市政公用和物流配送等十大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板块核心区15分钟基础生活圈。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社区中心,主要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社区中心完善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20分钟生活圈。邻里中心完善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街坊中心完善幼儿园、24小时便利店、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型建设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打造教育强区。大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布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实现全覆盖。引进优质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创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培育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建设北戴河医学院等一批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统筹利用优质资源,建设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学院。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巩固“四医联动”改革成果,重点提升现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水平,同时发展康养医疗项目,支撑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医疗体系。主要新建北戴河康养旅居小镇、提升北戴河医院为三甲综合医院。建设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区高标准完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区建设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加快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建设,鼓励体育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发展,形成高水平、品牌化、持续性的系列赛事。提升社会保障基本服务设施。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目标,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残障人员、老人、儿童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服务,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劳动就业服务制度,提供多层次公共就业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