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校园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率先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度机制健全,装备药品充足,措施方法有力,居家线上教学和错时错峰返校复学等工作科学有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常态化等各阶段均保持了全市校园零疫情的优异成绩,为我市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18.4万名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经验在《吉林日报》《吉林信息》和人民网上刊载。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省委及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教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市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情况。积极落实国家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20.9万人次,资助金额2.5亿元。严格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累计发放生活补助近13万人次、5300余万元。市教育局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红达同志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教育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强化宣传发动、线索摸排、部门联动和制度建设,建立了预防校园欺凌、警校联动、线索排查和移送等长效机制。三年来共制定17个规范性文件,组织中小学悬挂宣传条幅1100余个、设置宣传板(栏、屏)844个、发放调查问卷21万余份、开展专题讲座258次,切实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育人环境,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和谐文明。市教育局连续三年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核中成绩优秀。

  (六)打造“四有”好教师队伍实现新飞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招聘教师1165人、“三支一扶”教师46人、特岗教师1403名,有效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学科和年龄结构。提升教师工资水平。将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至500元/月;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岗位津贴比例提升至30%;发放义务教育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差额补贴3041.7561万元;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平均水平的目标。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紧抓国培、省培等高端培训契机,组织15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切实提高我市骨干教师整体素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认定省级骨干教师39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7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1178人。

  与此同时,四平教育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普惠性幼儿园比例与省级标准仍有差距。2020年,四平市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为38.98%,其中占比不足50%的县(市)区有3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2.18%,其中占比不足80%的县(市)区有2个。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基础教育公办资源供给仍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教师队伍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层次有待提升。三是教育投入与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全市各级财政在“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硬目标要求下,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地在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略显不足。

  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保障教育公平,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服务社会能力,着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努力办好四平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基本目标。

  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实现四平教育更加包容、更具活力、更加持续、更高品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接近中等城市发展水平。

  1.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委作用,及时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入实施中小学党建“强基领航”行动,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 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健全。

  3.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更高水平均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异进一步缩小。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资助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特殊群体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4. 优质教育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有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基础教育集团办学的新理念,打造一批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应用新技术的特色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和学科专业品牌。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三)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