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严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全力夯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基础。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社会救助、医疗服务、兜底保障等针对性帮扶措施,动态监测消除致贫返贫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重点抓好铁力角等4个示范村建设工程。奋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产业工程和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投入2640万元推动22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提档升级,全面清查消除空壳合作社。接续推进总投资2.38亿元的综合创业物流园建设,同步推进投资1500万元的电商物流园建设,连通“加工、冷链、流通、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打通县城乡村物流通道。加快建设新寨嘛呢石刻加工产业,持续推动群众稳定增收。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投资1100万元实施乡镇街道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村户厕152座。争取实施投资7330万元的甘达、铁力角等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大力实施2000户农牧民居住环境改善项目,申报实施甘达、铁力角等16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投资950万元实施7个行政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3225万元实施相古、小苏莽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投资2502万元实施7条自然村道路建设项目,持续补齐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
(四)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在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上实干争先。持续开展“项目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劲头,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
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州政策投向,主动跑省进厅、争资跑项,认真谋划编制城区河道水生态治理、院落式入户电采暖、城市公园建设、通天河子曲河全域生态治理等项目规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盘子。同时,用好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工作专班机制,强化协调调度、要素保障和督导通报,形成项目滚动连续、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国庆水库、巴小公路以及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开工建设总投资2.2亿元的达玉公路(玉树段),大力推进总投资2.05亿元的新寨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投资7218万元的巴塘河入河消减治理项目,申报实施总投资8598万元的东环城路建设项目,全力争取总投资8280万元的隆安公路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设施农业和清洁能源等项目落户玉树。
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紧盯工程立项、招标投标、施工建设、竣工决算等重要环节,全面加强行业监管和纪律监督,压紧压实部门、企业、施工队伍等各方责任,有效防范廉洁风险,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廉洁工程。
(五)全力夯基础、提品质,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新城镇上实干争先。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全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工作,推动年内实现规划成果运用。加快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形成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推进《中心城区空间提质与城市更新规划》和《新寨生态文化新区控制性详规》评审定稿,同步推进项目前期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土地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强力推动土地违法整治工作落地落实,坚决守好耕地与生态红线。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扎实开展新一轮城市更新和城市微治理工程,稳步推进总投资1.83亿元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50万元的市政桥梁建设项目,力争实施总投资7137万元的北环路雨水改造及道路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6292万元的供水管网提升工程,积极争取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持续跟进国家海绵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工作。积极争取“气化三江源”工程,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多点布设加气站和充电桩。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认真做好智慧城市三年试点建设总结评估工作,纵深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农牧等试点推广,全力争创国家级智慧城市。优化调整社区网格布局,充实社区网格员力量,加快建设社区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物业小区治理工作,着力解决个别小区管理不细、服务不优、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实施好扎西大通、民主路等9个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提升改造。积极推进供电、供热、供水相关费用调整定价,逐步推行市政企业市场化改革。
(六)全力办实事、增福祉,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上实干争先。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集中75%以上的财力,倾情倾力办好民生实事。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认真落实就业创业“1 4”政策体系,围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培育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和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用好用活江苏建湖东西部协作平台,推动跨省就业精准落地。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和范围,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办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倡导返乡创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开展教育“1 7”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实“双减”政策,抓好“五项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培养本土名师名校长。巩固“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体制,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年内争取市第九幼儿园开园办学,市第四民族中学顺利完工。加快推进市第五完全小学“四个典范学校”建设工作,力争探索形成全省性的典型案例和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