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审计、统计、民族宗教、金融、气象、物价、粮食、人才、兵役、慈善、科技、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2022年,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众志成城攻难关,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好势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好成绩。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医护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麟游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现代工业结构不优、门类单一,工业转型升级尤为紧迫;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旅游全要素配套还不完善,文旅商体深度融合不够,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拉动不强;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尚未彻底破解,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有短板。同时,面对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的重任,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挺进陕西“十强县”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牢记新使命、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打造底色更绿、联通更畅、实力更强、城乡更美的新麟游。根据县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挺进陕西“十强县”目标,坚持“山水绿城、产业新城”定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大兴勤奋学习、调查研究、精准细致、实干担当、争创一流五种风气,聚焦聚力抓发展、惠民生、优生态、保安全,全力推进工业强县、农业大县、文旅名县、生态富县、社会治理示范县建设,踔厉奋发新征程,勇毅前行担使命,为谱写麟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团结奋斗。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2%。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巩固衔接,推进更为全面的乡村振兴。以实施“1 5”工程为统揽,用足用好重点帮扶县政策,聚焦“三落实一巩固”,投资1.3亿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24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施避灾融合搬迁安置工程,安置群众500户以上,改造农村危房30户以上,加快推进6个村饮水提质工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大病救助,进一步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强化就业创业培训,精准落实稳岗就业举措,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以上。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发挥小额信贷、农业保险作用,引导脱贫群众勤劳致富。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继续落实防返贫保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化中央定点帮扶、沛麟协作、“两联一包”,提高驻村帮扶实效,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推进农业产业提质。铭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全面推行“田长制”,投资3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打造“吨粮田”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4万亩,产量达到8.5万吨以上。建设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实施智慧畜牧、饲料加工等项目,猪牛羊饲养量达到50万头(只),养殖中蜂3万箱以上。推进智能化蔬菜种植,瞄准半成品菜、预制菜等消费需求,建设县域“菜篮子”配送中心,蔬菜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发展林药、林菌、林畜等林下经济产业5000亩以上。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启动省级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做强区域公用品牌。
加快乡村建设步伐。完成剩余17个村实用性规划编制。清单式、标准化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支持常丰镇官庄村、招贤镇招贤村等14个村示范达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整村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坯危房拆除力度,新建卫生厕所300座,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以上、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7个以上。启动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广积分制等有效做法,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加速延链补链,打造更具优势的工业集群。坚持“工业挑大梁”,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统筹项目发展与节约集约用地,持续推动新型能源工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产业延链补链。争取中省支持,申报认定精细化工园区,全力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现代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谋划储备煤炭精深加工等延链项目,推动煤炭工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煤炭大数据交易服务中心,引进陕投集团战略储煤场项目,积极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示范基地等项目,不断壮大“原煤—洗选—热电—粉煤灰”循环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