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重大项目储备相对不足,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低、商贸物流业竞争力弱等局面未发生根本改变,一些产业仍处于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底层;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财政收支平衡相对困难,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三保”支出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对湘西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着力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深入实施县委“5573”发展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开展实体经济突破年、乡村振兴推进年、干部能力提升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永顺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生态环境质量和减污降碳完成州定任务。
上述目标的确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担当作为的需要。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全国共性问题,也面临着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等县域个性矛盾,还面临着财政、债务、金融等诸多风险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各项指标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二是彰显使命任务、落实发展战略的需要。作为15个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实现更快速度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既是考核要求,也是使命任务。这些指标的设定,充分考虑了近年全县平均经济增速,做到了与县“十四五”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紧密衔接,能够有力落实各级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进位赶超,实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发展期望。三是创造良好态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新动能加速聚集,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必须在当前基数上设置科学的增长指标,才能确保经济保持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县域经济,强力推进经济复苏稳定。坚持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新永顺的首要任务,着力打好发展“六仗”,以经济大盘之“稳”,促县域经济之“进”。锁定目标求突破。聚焦县域经济指标,统筹推进经济指标运行调度、综合治税、土地出让、争资上项、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国有企业筹融资等重点工作,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以上、税收6.6亿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4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000元、13500元以上,县属国有企业筹融资3亿元以上、创利3000万元以上,各部门争资较上年增长10%以上,1个以上重点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调整范畴。突出项目固大盘。完善项目调度推进机制,不断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0亿元以上,项目动态储备总投资额200亿元以上。交通方面,重点推进s247龙寨至县城、塔卧至西眉、桑龙高速公路永顺连接线、猛洞河通用机场等项目建设;水电方面,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除险加固小型水库7座,新建砂坝、青坪35千伏变电站2座,输电线路307公里、配电线路215公里、台区50个,实施县城区、芙蓉镇景区电力提质改造;新基建方面,重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场景等建设,积极推广智慧交通等10大应用场景,力争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国产办公设备替代率20%以上、新建5g基站200个以上、数字经济产值增长15%以上。稳住主体增活力。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等行动,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银行行长进园区”等活动,全面推进“赋码保护、赋能发展、赋网服务”,全面落实“纾困增效”、减税退税等惠企政策,净增市场主体2910个、个转企40户、规上企业13家。扩大消费稳基础。不断推动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恢复发展,充分挖掘住房、汽车、家具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培育壮大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等新型消费,积极发展数字商贸业态,大力提升商贸物流水平,提质升级县域商业设施,力争商贸物流产业链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电商交易额分别达90亿元、35亿元、3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