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深化环境污染治理。实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三项指标达到要求。持续开展河流“清四乱”行动,抓好大运河(卫河)水系生态提升、浚内河河流水体净化、金堤河综合整治等项目,确保县域内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加快屯子镇、小河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确保11月底前全部完成。二是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重点抓好生态廊道、森林村庄、国家储备林基地等十大造林工程,确保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6万亩,建成市级以上森林乡村45个。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开展低碳园区创建、节能技术改造、零碳工厂建设等活动,从严控制“两高一危”项目。积极推进垃圾分类、“限塑”行动,加快建设无废城市,9月底前完成日处理能力450吨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中心项目。
(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着力转换发展动能。始终把改革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稳妥推进重点改革。深化放权赋能改革,确保省市下放的25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接得住、用得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高质量完成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任务,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财政审计联动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完善普惠金融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纵深推进农商行改革,做好企业挂牌上市指导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探索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医保凯发官网地址下载的支付方式。同时,做好党政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土地、价格、电力等领域改革。二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双百”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兴浚英才”等计划和“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健全“全职 柔性”招才引智等机制,常态化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高层次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时珍制药研发中心、黎阳李医药研发中心等15个创新平台,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瞪羚”企业2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
(八)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增进群众福祉。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继续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稳定扩大就业创业。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万人。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健全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二是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统筹做好社会救助、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和养老服务设施,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建成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谋划建设浚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高乡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事业与康养产业协同发展。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县镇村三级儿童福利体系。全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分配,优化商品住房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善化山殡仪馆建设,倡树文明殡葬新风。三是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供给,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启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抓好民办义务教育阶段规范整治和“双减”工作;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防控体系,稳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阵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规范紧密型医共体运行,年底前县医院南院区灾后重建、中医院化验楼等项目全部完工,县医院病房楼项目开工建设。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推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提档升级,争取九流渡添仓会、浚县石雕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文化合作社88个;依托文物、非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加快培育壮大文创产业。
(九)以安全稳定为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化解,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把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人、物、环境“三链同防”,扎紧“四个口袋”,筑牢“三道防线”,提升“五种能力”,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当前,尤其在外防输入方面,镇村基础工作还存有不少盲点、漏点和薄弱点,还需要我们突出问题导向,持续研判、持续堵漏、持续做实。二是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针对防汛救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扎实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队伍建设、隐患排查整治、防汛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健全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功能,构建“一张网、一张图”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推进救灾应急仓库等4个应急能力提升项目,确保按时建成投用;完善供水、供电、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备用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三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快推进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继续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等工作,争取非法集资存量案件结案80%以上。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化险纾困,积极稳妥处置问题楼盘。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强财源建设和综合治税工作。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牢固树立安全稳定不出事就是出彩、无杂音就是好声音的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落实十五条硬措施,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强化道路交通、城镇燃气、食品药品、消防、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注重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深入开展“三零”创建,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