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建设改革。构建“两带八廊”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以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和大南山绿色康养带“两带”为基底,依托各地自然、人文、产业等特色资源,按照“一廊一主题”原则,串点连线成廊,因地制宜打造“康养之旅”“爱影乡旅”“田园经济”“绿野仙踪”“红绿融合”“十里江景”“十里银滩”“十里水乡”八条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提颜值、聚人气、显情怀,让潮南乡村真正“美”起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供销社、经联社集体产权改革,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齐头并进。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拓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健全农村保洁和绿化美化机制,统筹推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设施一体化运维。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聚力打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力争全面实现村内路面硬底化。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力争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两英、陇田达到示范圩镇标准。强化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每个镇(街道)至少谋划1条美丽乡村风貌带,全区因地制宜打造3个“最美侨村”、2条美丽乡村风貌带、2条“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示范线和一批房前屋后“四小园”,力争60%以上行政村基本建成美丽宜居村。
五、坚定不移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大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以上。加强人才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500人次以上。谋划筹建粤东技师学院潮南校区,切实服务潮南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落实建筑领域实名制管理、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和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群体数据库,编制民情地图,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公益等资源力量,推广应用“呼援通”等信息化平台,确保贫有所扶、难有所助。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成田简朴等8个美丽宜居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逐步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综合楼、潮南阳光实验学校二期等项目建设,合理规划、合理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完中学校,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全面提升工作,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推动足球进校园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实行课后服务“5 2”模式,加快完成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教育公平普惠发展。抓好17所公办幼儿园和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校舍建设,让幼儿享受优质保教保育服务。持续发展特殊教育,确保具备入学条件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力抓好区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区中医医院配套建设和托管工作,加快健为医院、潮汕和成医疗康养中心建设,持续充实更新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引进培育一批医疗卫生人才,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支持民生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和两英、陇田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健康潮南行动,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开展重点人群重大疾病筛查检测和防治,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增加普惠性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落实计划生育对象优待奖励保障措施,积极开展生育关怀、幼儿养育、青少年健康发展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
繁荣公共文体事业。传递弘扬中国女足精神,发挥新建社会足球场地等体育场馆设施效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升。创造条件推进区“三馆一中心”新址建设,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质打造3个以上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0%以上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提质增效达标建设。实施一批公园广场亮化美化和文体设施更新改造工程,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进园”。加强嵌瓷、壁画、剪纸、英歌舞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东里古寨、胪岗古寨、红军医院、英雄石洞等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合理开发,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传承记忆。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列入候选的民生实事有:一是建设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二是全面改造农村供水管网;三是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四是打通一批长期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五是全面实施“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六是完成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5所;七是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民情调查和挂钩帮扶机制;八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水平;九是全面实现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十是加快生态补水引调水工程建设;十一是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十二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工程。
六、坚定不移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始终把安全稳定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做好党的二十大、“亚青会”等特殊节点安保维稳工作为主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让群众共建共享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