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用心用情办实事、强民生,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连续四年获评全省优秀。各学段持续扩容提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市级评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教育部实地核查,高级技工学校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天宁小学、同心初中、工业学校四期开工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2个,新增学位270个、托位200个。成立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中医院新院区、汊涧和铜城两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投用。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通过国家“五级乙等”区域测评,为全省县级首家。推进国家卫生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创成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镇7个、省级卫生村43个。获评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医防融合工作获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优秀案例,人民医院获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级示范。全面完成全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康复之家”建设两项试点任务。

  民生实事落实有效。50项省定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人代会票决的10项市级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建成滁州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专场招聘会111场,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31个,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2%。“民声呼应”快速响应,办结群众反映事项121件、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3万件,群众满意度97.4%。以决不把历史问题遗留给历史的担当,有效解决供销、粮食等系统职工以及退役军人群体遗留问题,积极推进问题楼盘矛盾化解,圆满完成恒大“保交楼”任务。

  基层治理高效有序。深入推进镇街赋权,发达镇承接272项、一般镇承接266项、街道承接147项审批执法事项;优化乡镇权责清单工作入选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危化品、有限空间、城镇燃气等11个专项整治,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有奖举报制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完善“路长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整改隐患497处。落实地方金融风险处置攻坚行动,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全力抓好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重拳出击电信网络诈骗,平安建设考核全省第一。高质量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质量有效提升。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从“六破六立”入手,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全力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推进各类巡察整改;强化审计监督。修订政府工作规则。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下降5%。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成果,实现镇街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市人大议案建议83件、市政协提案56件。妇女儿童、青少年、工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创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融媒体等工作获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奋斗蕴含艰辛,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广大投资者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多年来关心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支持、参与天长建设和发展的企业家、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3年,我们遇到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总体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内外部需求同步收缩,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经济运行面临中短期困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未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二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优质项目支撑不足、项目推进速度不快等问题依然存在,争先进位的压力持续加大。三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等底线工作持续面临压力。四是少数干部担当作为不够,全局观念、政策水平、办事效率、拼抢意识有待提升,等等。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永葆斗争精神,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把各项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滁州市以及天长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锚定“强富美”“113”奋斗目标,在滁州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建设“七个强市”中当好标杆、走在前列,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天长。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5%、11%,在实际工作中要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驱动力。打造创新平台矩阵,推进“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与中南大学共建合金材料产业研究院,加快实现公共研发平台主导产业全覆盖。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电磁兼容性实验室,支持鑫铂股份与合肥工业大学、天康集团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省重点实验室。新建省级研发平台5家,探索建立“科创飞地”1个。推进科技招商,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30项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深化规上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新增科技贷款10亿元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7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