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围绕精神文明创建总评年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常态化创城,探索实施环卫市容日常管理、物业监管、市场周边综合整治、“门前三包”管理等城市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深化“六联六建”,不断完善社区共建理事会和共建制度,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联谊会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结合“文明实践日”“邻里节”等特色活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持续开展“结对子 种文化”“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扩大乡风文明积分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精神风貌。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全区耕地保有量超6.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万亩,完成2500吨稻谷增储工作。积极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面积700亩。持续推广“我在乡间有亩田”活动,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5万亩以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1 3”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线辐射面,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近郊农业,培育西际“三明蜜桔”核心示范区,提升沙阳、楼源省控蔬菜基地耕作方式,以线带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引进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家,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传统村落重点整治提升,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改造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围绕曹源村-小蕉村重中之重乡村振兴示范线,推进万寿岩“创5a、申世遗”,优化提升格氏栲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打造区域森林康养品牌。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大气污染防治,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2%以上。全面深化河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系统建成符合三元河长制管理工作需求的标准体系。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年培育高价值森林资源3.4万亩,完成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国有林业企业经营区新增合作经营面积3000亩,保持经营区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创新生态文明机制,探索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提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深化林长制,推广合作经营、林票造林等方式,实行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松林改造提升0.6万亩以上。完善国土资源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自然资源健康有序开发利用,确保全区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工作“零约谈、零问责”。

  (四)抓民生、补短板,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聚焦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办好年度民生实事、重点民生工程,推动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发展民生事业。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集中近5亿元资金,办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因时因势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优化市区教育布局,推进多园(校)划片和城区小学积分入学等改革,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0所;以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实施“元师匠心”计划,扩展“总校制”办学经验和“双减”典型成果,推进“双雁阵双航线”综合改革项目,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力争城关中心、列西中心、徐碧中心等3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3个普惠性托育中心,力争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9个。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村居“中医阁”建设。持续巩固卫生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卫生城镇创建行动,打造国家卫生城镇升级版,争创健康城镇,构建完善的社会健康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健康城镇建设成效。促进文体繁荣发展,策划开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重点推进三元区文体中心、虎头山登山步道等项目建设。建立沪明“红石榴”之家,举办“沪明情深”国潮文创等特色节庆活动,多元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完善保障体系。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确保企业能够稳定用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多维度稳就业,突出抓好复转军人、转岗职工、返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双向精准促进就业创业,力争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助力我市争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推动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进家庭。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新增床位90个。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鼓励“元商益家·企业家爱心联盟”社会力量参与,兜底保障城乡低保户、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巩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成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40元/月提高至150元/月。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三元版,深化“警网融合”机制,健全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一党委三中心(站)”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大党建共治”与“微网格自治”相促进的基层治理模式,加快“明心通”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大事不出镇街、小事不出村居”。继续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毒品犯罪等突出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巩固提升“四门四访”工作机制,驰而不息推进信访疑难积案化解行动,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切实筑牢社会稳定基础。继续开展区级党政领导挂钩推进红色隐患整改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精细化、信息化,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80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