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力争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提质增效,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5%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鼓足干劲、大干快上,唯旗是夺、事争一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聚焦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建设工业化强县,进一步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做大做强制造业。狠抓医药健康、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改造升级,狠抓高端装备、新材料、特色轻工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争取产值均增长10%以上。谋划实施30个以上强链补链项目,力争年度投资超100亿元。培育壮大工业企业。高水平实施领军型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筛选确定10家领军型企业、30家高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瞪羚”企业2家、升规入库企业20家以上。积极开展“一企一策”对口服务、“助企暖冬”行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助力企业加速壮大,力争到年底纳税过亿元企业达到4家以上、过5000万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全力支持福洋生物上市,力争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突破”。着力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建好用好县级大数据运营中心,新建5g基站200个,新增上云企业20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5家以上。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小升高”和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力争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项以上。抓紧抓实人才引育。用好“1 n”人才政策大招,力争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10名、市级以上20名。在重点城市、高校设立“青鸟驿站”,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力争引进研究生120名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人才1500名以上。
(二)凝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毫不动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速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确保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启动新一轮技改升级行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70个以上,年度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落实领导干部帮包重点项目机制,统筹解决土地、资金、手续等问题,力争军粮食品、新势立化工、绿霸化工等重点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盯紧靠牢谋划的36个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市“盘子”。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济青烟等重点地区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办好上海双招双引推介会,瞄准头部企业、行业冠军、独角兽企业,全力拼抢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个,百亿元项目力争实现突破。紧盯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办事机构,争取一批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新业态,助力外贸再上新台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微改革、小创新,深化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推出更多“极简快办”“无感智办”“跨域通办”等便民惠企场景。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 监管”,规范涉企收费和执法检查,让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全面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探索建立“免申即享”政策兑现平台,让政策更快惠及企业。我们将把企业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企业的需求清单作为政府的任务清单,全力帮助企业纾困增效,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凝心聚力攻坚开发区“二次创业”。坚持把开发区“二次创业”作为“振兴平原发展、影响平原未来”的头号工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提升开发区能级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到底。深化“管委会 公司”运行模式,用好政策金融工具,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合作运营开发区。持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稳步推进“标准地”“拿地即开工”改革,加快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确保优质项目即来即用。深入开展企业亩产效益评价,通过扩大产能、长期租赁、租让结合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建立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出现新的低效用地。持续抓好“一轴六区”建设。加快启动区建设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配套服务,带动开发区整体提升。推进济铁物流园建设,以多式联运为依托,大力发展物流贸易,设立平原保税仓库,高质量建设内陆港。对标全省一流化工园区,完善化工园区入园项目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园区精细化管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千方百计惠企助企,加大支持力度,提振发展信心,力争新增市场主体4500家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着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力以赴推进国企改革。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深化企业干部队伍选拔、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等领域改革,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切实发挥好国企“顶梁柱、顶得住”作用。
各位代表,开发区是我们的短板,更是我们的潜力、优势和未来。抓住了开发区“二次创业”,就是抓住了平原发展的牛鼻子。我们要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尽快点燃引爆这个重大崛起点!要借开发区“二次创业”的东风,掀起各产业、各企业、各领域“二次创业”热潮,开创一个人人奋斗、百业振兴的崭新平原!
(四)凝心聚力促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放大农业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扛牢粮食安全大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争创省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3万亩以上,建设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扩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5万亩,力争80%核心区实现“吨半粮”。深入实施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扎实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争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用好县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5.6%。推动设施农业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蔬菜产量稳定在124万吨。扛牢农业强县大旗。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积极推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全程对接、靠上服务、全力保障,为全市打造食品名市贡献平原力量。扶持培育煋熠食品、广州海大、杭州柳桥等新兴企业,创建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支持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精品农业、生态绿色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一片一特色、一镇一主导”产业格局。扛牢城乡融合大旗。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双镇百村”建设,新增省级美丽乡村3个。加力推进恩城再突破,围绕“产业聚人、文化引人、生态宜人、民生暖人”理念,尽快实施镇驻地棚改、综合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抓好双招双引,全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建设有魅力有活力、老百姓喜欢的新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