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县委统筹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大余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性还没有完全激发;财源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环保、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等等。对此,我们将迎着困难上、对着问题改,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六个江西”建设,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线,加快建设“五个基地”,实现“六个主要目标”,着力建设更高层次实力活力美丽幸福大余,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余的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9.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实举措推进工业倍增升级,在做强优势产业上开新局

  建强产业链条。积极培育钨及有色金属、锂电新能源、微纳粉体新材料等3个产业集群,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硬质合金制造中心和集散地、电池级锂盐产业核心区。加快完善钨金属全产业链,聚焦钨产业价值链高端,推进翔鹭钨业、赣州品信、三特新材等项目建设。加强含锂矿产资源的勘探、管理和开发利用,加速锂电新能源材料企业集群集聚,推动中科锂业二期投产,积极推进东腾锂业、湘南新能源、希尔曼新材等项目建设。带动微纳粉体新材料发力中高端产品,积极推进悦安新材二期、昶联科技等项目建设。

  加强梯次培育。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选定翔鹭钨业、盛源新材、悦安新材、中科锂业、东腾锂业等一批优质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企业增产增效。积极对接中钨高新等央企盘活低效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推进老企业借航出海、靠大联强。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上市企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超250亿元。健全企业帮扶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给予配套奖励措施,用心用情助企纾困。

  增强园区能级。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加大批而未用和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工程,全面提升园区生产要素集约利用水平。推动钨精深加工产业园满园满能满产,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食品工业园等主题产业园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园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推进园区发展提质升级。

  (二)以更快步伐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在科技赋能发展上育新机

  抓好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扩大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覆盖面。开展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力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60家。增强“一号发展工程”牵引效应,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力争新增制造业“云上企业”200家以上,培育上云标杆企业1家。着力打造一批智能车间、绿色工厂,力争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家以上。强化科技招商、数字招商,吸引更多科技项目、数字经济项目落户。

  抓好平台增效。依托中科院对口支援优势,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以项目攻关为纽带,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力争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个以上,孵化独角兽、瞪羚企业1家以上。加大基础性、应用性、关键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为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平台支撑。

  抓好人才引育。积极宣传落实大余“人才新政”,创新实施“庾才回归”工程,用好“双聘制”“周末制”“第三方引才”等柔性引才方式,大力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力争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加快培育更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服务政策,增强政策吸引力,逐步提升人才发展待遇,留住优秀人才。

  (三)以更新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动力活力上谋新篇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质效,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打响“余快办”营商环境品牌,力争跻身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方阵。高标准打造“五星级政务服务大厅”,实行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推动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升级打造“赣服通”5.0版,推出100件以上“一件事一次办”和“智能审批”事项。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专项治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4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