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完善金牛湖新区。加快推进天长-六合一体化发展新型功能区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期建成招生,科创园一期建成运营,长兴苑安置小区竣工交付,推进野生动物王国项目建设;加快童话大街、酒店、影院、运动中心等项目招商运营。围绕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探索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紧盯在谈项目抓签约落地,确保新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
(六)全力开展镇域倍增赶超行动。镇域强则县域强。要坚持构建“4 6”镇域经济新格局,建设更高质量的“共进天长”。
强镇领跑带动。铜城、秦栏、汊涧、杨村四个镇实施倍增计划,对标长三角发达镇,着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强镇。每个镇新增规上企业8家、上市后备企业2家,引进亿元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铜城镇紧盯化工产业做优做强,提升园区安全监管能力,在全国强镇榜单争先进位。秦栏镇紧盯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加速电子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入围全国强镇榜单。汊涧镇紧盯百亿级食品产业园目标,打造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食品产业集聚区。杨村镇紧盯医疗器械、高端金属制品产业,打造镇级特色园区标杆。
重点镇加速赶超。金集、仁和、冶山、石梁、永丰、万寿六个镇开展赶超行动,每个镇新增规上企业3家,引进亿元项目3个。金集镇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培育壮大汽配产业。仁和集镇聚焦智能实验和环保装备产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冶山镇紧扣与金牛湖新区一体发展,推动玩具产业升级壮大。石梁镇实现与高新区融合发展,做到差异协同互补。永丰镇用好城郊优势,推动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发展。万寿镇抢抓机械强农机遇,培育壮大农机装备产业;推进兆隆产业园建设。
特色镇同步跟进。郑集、新街、张铺、大通四个镇围绕彰显特色,坚持以一产推二产促三产,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郑集镇突出“文”字,主攻文化用品制造业,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新街镇突出“美”字,着力打造乡村旅游重要节点镇。张铺镇突出“绿”字,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通镇突出“农”字,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强镇。
(七)全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要有温度,建筑可以阅读。要坚持“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精细管理、数字赋能”,建设更高质量的“宜居天长”。
推进城市提质扩容。新建续建45项重点项目,建成20项,完成投资59亿元。城南新区加快提质,天宁大道全线通车,6平方公里路网、公共设施全面完成;加速高铁站区核心区建设,启动站房、站前广场、交通换乘中心建设,推进高铁下穿道路及1.35平方公里路网建设。东市区全面扩容,打通平安南路,两横十纵路网建成通车,实施12.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建口袋公园4个,绿道5公里,力争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启动城市体检。实施内城河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系统开展排口整治、管网改造和活水工程,实现城区水系互联互通。实施港口渠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自来水厂二期建设,完成天然气场站改扩建,提升城市供水供气能力。分步实施老旧小区水电“一户一表”及增容改造。加快老西门特色街区打造。
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投入运营,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精细治理城市公共空间,强化违章搭建、乱停乱放、不文明养犬等行为整治。推进“皖美红色物业”三年行动,新增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0个。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扩容升级餐厨垃圾处理站,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八)全力开展善待“母亲河”行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以提升白塔河流域水环境为重点,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建设更高质量的“生态天长”。
以更严要求推进环境治理。紧盯中央、省环保督察和滁州市级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加大跟踪执法力度,严防问题反复。制定水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完成高新区、汊涧、石梁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启动郑集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11个镇污水处理管网延伸扩面工程。治理农村黑臭水体8条,总长13.5公里。全面完成高邮湖、胭脂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冶山废弃矿山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利用。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建设大气网格化微站二期;确保pm2.5、pm10稳定下降,优良天气比例超85%。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建设新老白塔河流域水质自动站三期,新建自动站8个,实现全流域水质实时监测,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川桥河创成省级幸福河湖。开展高邮湖科学回捕试点。
以更实举措推进绿色发展。落实“双碳”战略,锻造绿色能源产业新优势,天然气调峰电厂主体完工、单个机组并网运营,龙源电力光伏、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保持秸秆禁烧“零火点”,争创省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区。落实林长制,新造林300亩、退化林修复2000亩,建设碳汇林基地100亩。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示范县创建,新建4个镇垃圾资源化分类处理中心。
(九)全力开展民生实事暖心行动。悠悠万事,民生为本。要坚持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建设更高质量的“幸福天长”。
落实落细暖民心行动。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5750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00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380个,就业见习岗位400个。培训徽菜师傅60人。新建村级养老服务站11个,新增老年食堂30个。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托位100个。开放运行全民健身中心,加快建设体育强县。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6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00个。培训家政从业人员5000人。改造提升2个城区、5个集镇菜市场。新增老年教学点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