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创新驱动,科教融合蓄势赋能。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30家、增长66.6%,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3家、增长76.5%。辉一科技、浪潮诚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浪潮云成功申报省大数据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4.28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2件,在研省、市科技重大专项4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2项。区科技局获评全省“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先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合同成交额24.6亿元,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企业4家。校企、校医合作成效凸显,组建软质小麦产业科技特派团、京九丝绸省级科技特派团,阜阳颍淮香椿全产业链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安徽理工大学共建硕士研究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临床转化研究联合实验室。优化幼儿园、中小学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3所,改善办学条件学校103所。持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深化集团化办学举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520个、义务教育学位4110个,新增阜阳实验中学府前路校区、十五中开发区分校等4所“名校”分校区,西湖景区中心校开启农村集团化办学新进程。3所中职学校通过省b类达标建设。颍州区入选首批全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名、增长53%,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5个。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1个,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认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人才328人。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获评颍淮杰出工匠8人、颍淮名医2人、市技能大奖9人,培养技能人才3320人。

  (六)坚持项目为王,投资支撑更加凸显。持续落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机制,召开项目要素保障会38次,会商项目111个,解决问题181个。5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16亿元,5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3.3亿元,21个省开工动员项目完成投资18.63亿元。发行专项债项目17个、资金6.6亿元,数量、资金发行量三区第一。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健全主导产业链“三图七单”,招引安建工阜阳区域总部、安徽讯飞数智等亿元以上项目35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22亿元。举办2023年阜阳(苏州)“双招双引”推介会,签约项目3个。组织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进博会、广交会、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等活动,达成意向项目7个。阜阳铁空枢纽现代服务业、聚盟数字物流产业园、颍州菌旅产业园、粮食仓储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水系连通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建设。

  (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调整区级行政许可等事项清单2873条,梳理“四级四同”事项51项。全面推开“证照并销”“强制注销”“一屏注销”改革试点,开设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实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闭环办理,解决问题2158个,满意率达99%以上。首批2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上岗”。数据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改革,1.27万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办率达97%,全年办理事项72.1万个。办好“入学一件事”,3.7万名中小学生实现线上报名。在全省率先推出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免申即享”,打造“社税银一体化”缴费服务新模式,办理社保业务3.1万笔、“银税互动”贷款6.67亿元。深化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盘活低效闲置房产1.22万平方米。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农村承包第二轮延包试点。实施“三变”改革,推广“四新”成果,实现村集体总收入7634.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达58%。抢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与苏州下辖区、合肥包河区开展帮扶合作,制定《颍州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政策清单产业清单》,招引上海展宏等长三角企业18家。

  (八)坚持普惠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年财政民生类支出39.8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8.6%,10项暖民心行动、“50 10”民生实事综合进度全市第二。拨付低保、特困、残补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发放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1123户、公租房补贴299户。聚焦“一老一小”,新增安心托幼托位1536个,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35个,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85户,获评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颍西街道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打造“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42个,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新建户外劳动者驿站204个,获评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驿站2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4个,建设邻里中心2个、城市阅读空间9个。投入1.08亿元助力群众喝上引调水,覆盖群众46.32万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63件。创新根治欠薪监管服务模式,化解欠薪线索7127件,让劳动者安“薪”不忧“酬”。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初验,在三区率先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妇女儿童医院获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省级示范点。王店镇卫生院等2家医院获评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质量强区创建通过省级预验收。全力奋战市十四运,金牌数全市第二。打造“颍州淮词”文艺品牌,《颍州西湖景》曲目实现首演。新增市级非遗项目6项、代表性传承人10人,新公布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人。

  (九)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全面加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单耗下降7.4%。安徽康桥环保获评“全省绿色工厂”,吾悦广场、宝龙广场获评国家绿色商场。扎实推进“1 1 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下降4.4%,全市第一。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条、区级幸福河湖3条,完成18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4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实施人工造林769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8个。区林业局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十)坚持安全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精准高效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 9 n”防范体系,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保交楼”交付2112套,交付率91.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单四制”和“十批百点”挂牌督办机制,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四事四权”工作法走深走实,创新开展“村务直播”,打造“板凳会”“邻里和睦亭”“社区广场会议”等群众共商共议平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9975件。建成全市首个“法官工作室”,累计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完善“党建 信访”体系,深化信访源头治理,信访总量、重复信访“双下降”,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双上升”。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坚持依法普查,“五经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关工委、老龄委、老干部、共青团、工会、科协及妇女儿童工作得到新加强,审计、档案、红十字、外事、史志、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双拥共建、民族宗教、侨务和台湾事务等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