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统筹南部城镇群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要素配置,进一步推动屯徽休歙同城化。推进中心城区第一水质净化厂迁扩建及厂网一体化,修复改造污水管网70公里以上。推进公厕提升改造,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资源化处理基地,力争三个区和黄山高新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各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50%。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编制实施全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专项(管控)规划。深化拓展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确保我市及歙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休宁县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成为黄山的最美标签,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能诗意栖居、幸福安居。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巩固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成果,推动获得用水用气报装“零材料”“扫脸办”,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化集成服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成效。继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市产投集团重组,加快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成为引领产业链转型、价值链升级的主力军,力争市属国企市场化营收增长10%以上。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落实“四个统筹”要求,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推深做实与长三角结对城市和机构战略合作,健全“1 7 9”对标学习沪苏浙机制,加快落实各领域共建协议,确保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强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用好杭黄绿色产业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南分中心、上海大学黄山国际传播研究院等合作平台,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杭黄毗邻区块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建设,协同推动上海皖南农场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异地就医、养老、就学、就业、人才流动、旅游出行等领域“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覆盖范围,让全市人民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争取与英国、越南等国家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组建第三方航空旅游平台公司,新增2~3条境外航线。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各类展会,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海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常态化运营中欧(中亚)班列和“黄山—宁波舟山港”“黄山—上海港”海铁联运线路,提升徽州区、歙县、屯溪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服务能力,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积极参加“投资安徽行”等重大活动,落实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深入开展外资招大引强行动,主动承接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梯度转移,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10%以上。高质量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黄山联动创新区建设,深化与省内自贸区片区、长三角地区开发园区合作,推出一批具有黄山特色的创新实践成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办好新安茶会,常态化开展“企业直通车”“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活动,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升级版。实施新一轮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让高品质生态环境成为支撑黄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动人色彩、最显著优势。

  高标准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全面落实合作区建设方案,深入实施《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推深做实新一轮“浙皖合作十件事”,积极探索资金、人才、产业相结合的多元化补偿模式。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城市和工业污水治理等八大专项行动,开工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加快新安江生态廊道、望丰eod等项目建设,完成新安江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健全黄杭跨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新安江跨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确保“一江清水出新安”。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编制实施《美丽黄山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加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生态环境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加强阊江、太平湖(浦溪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推动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做好重点水域禁捕工作。推进大气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大力整治油烟、噪声、异味等群众“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积极创建省“无废城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95%和84%以上,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超90.5%、94%。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黄山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歼灭战,确保黄山松绝对安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在全市营造人人减碳、人人节约、人人呵护碧水蓝天的风尚。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积极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推广vep收益权质押贷款和绿色金融“村落徽州”保护利用项目模式。发挥我市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标杆效应,加强与行业顶尖科研院所、院士专家深度合作,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力培育1家环保领域本土龙头企业。规范有序开展全市水和大气排污权交易,申建全省农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市场,争取开展水权、碳汇等生态资源权益跨区域市场化交易,积极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打造长三角区域性绿色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官网地址下载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