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内外资源,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实施科技“直通车”专项行动,打造“政企校”合作新模式,推动华理生物与东北石油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恒驰电器等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力争转化科技成果5项,共建实习基地7个。抓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收官,推进华力机械、弘泰宏金属制造等企业通过高企认定,力争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33家。

  二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搬迁扩建,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广柔性执法,持续营造适度宽松的发展环境。建立“银政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放贷流程,力争全年达成贷款意向3亿元左右。精准高效落实“振兴发展民营经济45条”等惠企政策,实施更大范围“免申即享”,真招实策助企纾困解难。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持续加大企业投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推行简易低风险小型建设项目“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创新资产盘活机制和模式,吸引优质民间资本加速盘活政府闲置资产。全面实施“区管校聘”改革,优化城乡师资配置。持续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医保凯发官网地址下载的支付方式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乡镇(街道)职责清单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四是推动地企协同发展。坚持“新四共”方针,开辟油田产能项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优化用地、安全、环保等审批流程和时限。持续整治油气管线占压安全隐患,全力支持龙丰、三联等注册地方企业做大做强,倾力服务“百年油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地企深度融合机制,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同发展高端“油服”、“化尾”产业,围绕科技创新、园区共建、城市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城乡统筹新样板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优化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统筹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建设。全面完成区、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天问、公安家属楼等老旧小区改造,城区排污管网建设和庆南地区供热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修补萨大路破损路段,改造兴隆河、宏伟村等9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增红添绿、生态惠民”行动,全力打造萨大路百里景观带和绥大延长线景观长廊,依托地企同心园、晨曦林地、四厂绿地,谋划建设绿色主题公园。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攻坚,持续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一体推进散煤污染治理、安肇新河流域治理等35项重点任务。多措并举做好杏一和南七垃圾场封场治理。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产业准入、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管控要求,坚决守好生态环保底线。

  三是紧抓乡村振兴。坚持“矿区近郊”发展方向,扩大碱地柿子、水稻、杂粮种植面积,壮大奶牛、生猪、肉鸡等畜禽养殖规模,稳步叫响精品果蔬、优质牧业、沙地中草药等特色农业品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五项革命”,实施兴隆河村医护综合体、兴隆牧场村幼儿园改造等项目,全力争创省市示范样板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杏树岗红煜井下作业、宏伟肉牛养殖等村集体经济项目,探索发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农旅融合业态,确保脱贫户年收入增长11.5%以上。

  四是深化精细管理。巩固“创城”成果,紧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持续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城市顽疾”。规范便民市场、露天大集,逐步解决无人保洁街路问题。推行深度保洁机制,高质量打造铭华商业街、红岗市场和大商超市等精品商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为载体,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乡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

  (四)坚持民生为要,切实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七个“有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全区人民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创业培训、担保贷款等方式扶持创业项目20个以上。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提升低收入群体就业能力,力争全年职业技能培训突破500人次。

  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实施十六中、四十七中等7所学校升级改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拓宽教育人才补充渠道,计划引进优质教师55人,进一步提升师资能力水平。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健康红岗建设。深化医联体合作,打造特色专科,招录25名专业医护,不断提升区人民医院诊疗水平。支持创伤医院打造庆南地区专科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医疗设备购置和药品储备,加大中医药、中医技术应用力度,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引进力度,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扩增30%。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4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