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美丽宜居,打造更加舒适的城乡环境,让蛟河更富魅力。

  坚持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完善城乡功能、提升城乡品位。以“工匠精神”搞建设。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改造105个老旧小区595栋楼基础设施,开发天润华府等精品楼盘,新改建城区昆明街等24条道路、永安大桥等3座桥梁。整合26个二次供水泵站,城区住户气化率达到65%;引进国有供热等实力企业,进一步增强城乡供热保障能力。提标完善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创建100个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覆盖面达到70%。启动302国道天岗绕越线工程,新改建511公里农村公路,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绣花功夫”抓管理。突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有效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经常性组织城乡拆违、城建工程“回头看”,高质量开展城区清扫保洁和冬季清雪。大力实施物业治理提升专项行动,努力做到物业矛盾及时发现、业主投诉及时处理、问题解决及时反馈。坚持路面执法与宣传引导并举、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并重,持续加大停车位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力营造“行有序、人平安”的交通秩序环境。常态化开展树木补植补栽,不断提高成活率,建成城区9条绿化精品街路,高标准打造城市各出入口、东山等3个主题公园,精益求精布设一批园林小品,因地制宜修建一批休闲广场。以“愚公韧劲”治环境。加速生态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单位gdp能耗、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5%、5%。严格秸秆禁烧管控,逐步淘汰域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从严治理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顽疾,城区优良天数达到92%以上,让天更蓝。纵深推进河长制,加大面源污染整治力度,加快团山子水源地保护,水质优于ⅲ类标准;完成18.15公里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建成4个建制镇、64个村屯污水处理设施,蛟河等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让水更清。推动生活、工业等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有效处置,强化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打造一批园林乡镇和绿美村屯,让地更绿。

  (四)突出和谐幸福,提供更具品质的民生供给,让蛟河更加给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坚持补短板惠民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实施肉牛养殖、屋顶光伏等40个产业项目,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行县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提标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市乡村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就近及时治疗。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建7所学校,撤并整合41所散弱村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缩小城乡、校际间教育水平差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建成12个城市、9个乡镇文体公园,启动新站谈判旧址和前进古城遗址保护,新建20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打造农民摄影等3个国家级基地,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坚持强保障暖民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现有企业、产业大户等带动作用,给予初创企业、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支持,年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以上;发挥职业教育产学融合作用,着重培养本地企业紧缺人才,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次,培育市场主体5000户。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以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签约率达到100%。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持续提高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速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善治理保民安。突出平战结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突发疫情处置能力;强化人物环境同防,切实筑牢群体免疫防线,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三项指标“零增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装备建设,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力度,稳步提高信访积案和初案初访化解率。开展“八五”普法,筹建市人民调解中心,纵深推进平安蛟河建设。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步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即将到来的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启新征程、谋求新发展的奋斗年,也是我市释放强大动能、实现厚积薄发的突破年,我们必须把使命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攻坚克难、笃定前行,奋力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主要指标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不低于省和吉林市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筑牢发展“压舱石”。

  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全力上项目、筑平台,以优质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实举措抓招商。科学建立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把项目落地作为检验成效的唯一标准,真正让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外行人。统筹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高质量包装符合经济规律、有吸引力的优质项目100个。紧扣产业链薄弱环节,全力攻关灵芝深加工、清洁能源等项目,实施精准招商、靶向招商;加强与商协会、工商联深度合作,强化与本地企业、落户项目有效对接,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借助“东博会”“水头石博会”等经贸活动,抓好展会招商、平台招商。全年引进1万吨特种石墨等20个超3000万元项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8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