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环境要潜力。在营商环境上追求100%的极致。打造更便捷服务,新推出10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推动10个“无差别受理”向基层延伸,加快建设“十分钟政务服务圈”。打造更公平服务,注重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市场“非禁即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坚决将“办事不求人”落到实处。打造更温情服务,紧盯“五类项目”,关注“六类企业”,持续深化“千人进万企”“三送两帮”“六必访”和政银企对接,探索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真正帮助企业出实招、办实事、解实困,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新型政商关系,培育企业茁壮成长的优良土壤。
(四)聚力强优补短、兴业富农,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新作为。锚定“强农、美村、富民”目标,全面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打造示范引领的现代乡村。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实施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8万亩。以拉长产业链为根本,新增果蔬种植1万亩、中草药1000亩;提升红山猪、鹌鹑等高附加值“精特”畜产品供给总量,畜牧业产值增加5%;围绕“两头两尾”,开工建设红旗鲜果加工产业园、石头沟红薯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1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以做大品牌链为带动,加快叫响“牡丹江大米”“南拉古大米”等区域品牌,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2个,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打造红旗稻田鸭、沙虎富硒米等网红品牌5个。以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放大城市近郊优势,规划打造牡海公路景观农业、g11国道休闲农业2条现代化农业示范带,配套招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一批“农业 ”项目,拓展农业新形态。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完成《西安区乡村振兴十年发展规划》和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提高乡村建设水平。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完成丹江湾二期收尾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5户,新增村屯绿化20亩,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60%以上,村庄清洁率达到95%以上,打造垃圾治理示范村4个、龙江民居样板村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推进水电路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建成2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硬化改造农村道路15公里,完成3个平交路口安全防护,力争31个村实现快递村村通、24小时供水村屯达到50%以上。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新建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4个村推广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分层分类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杜绝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提升镇村发展活力,高效完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及“清化收”工作,推动每个村开辟1-2条增收新渠道,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以上。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坚持“扶起来、请回来、引进来”,全年新增职业农民、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6户,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2家。
(五)聚力内外兼修、建管并重,在城区建设上展现新作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提升功能品质、颜值气质,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
——以科学规划引领西部开发。依据《牡丹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科学制定城市西部开发计划,重点围绕商业、文化、康养等功能性综合体开发,加快做熟土地、做熟项目,推动城区空间由拉框架、扩规模向增内涵、优品质转变。有序把握现有区块开发节奏,完成南江官邸、锦绣明珠、大润发二期、龙城花园4个项目前期,开工建设一批;加快格林公馆、汇智御江湾、观澜国际等6个项目进度,竣工清盘一批;做好西城广场、海浪花园、滨江都市等8个项目对接,提前储备一批;统筹解决房地产去库存与居民安居问题,全年新开发面积23万平方米。
——以经营理念提升建管水平。深化文明城创建,持续加强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噪音扰民等“城市病”综合治理;启动水产小区、搬运楼等54栋楼31.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五金楼等3个片区259户棚改任务,着力让居民从平常生活中感受变化、分享实惠。加强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推广“党建 业委会”管理模式,对20个非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实施市场化管理。从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小切口入手,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以更高标准保护生态环境。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不折不扣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控秸秆露天焚烧,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2%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巩固提升行动,启动北拉古、富民等4个村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温春镇(省农经学院)污水处理站建设,进一步加强西水源地沿线9个村污水治理工程运营监管,坚决守护好“城市水缸”。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做好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整改,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力争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到80%;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加大绿化造林、退耕还林力度,打造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为完成“双碳”目标奠定生态基础。
(六)聚力以民为本、普惠共享,在民生改善上展现新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务实办好14件利民实事,打造重民亲民的幸福家园。
——让疫情防控更加规范有效。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持续强化内外同防、人物环境同防,落实落细“四早”“九早”“十个到位”等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本土疫情底线。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健全“源头查控 硬核隔离 精密智控”闭环机制,严格执行商场、养老机构、“九小场所”等重点部位、公共区域“三宝”要求,盯牢抓紧农村社区、“哨点”单位、冷链仓储等关键环节,引导居民群众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范。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始终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常态化开展全要素全场景全流程演练,全面提升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应急处置准备能力,做到措施“零疏忽”、管控“零死角”、落实“零遗漏”,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