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擘画转型振兴的美好蓝图,奋楫扬帆谱写崭新篇章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历史关键期。从国家政策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和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将为细河转型振兴创造更多利好机遇。从区域发展看,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特别是全市推动政务服务功能向北转移、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北布局,以数字经济赋能,打造现代化城市样板区,为细河转型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从自身态势看,经过多年打基础、增后劲、聚潜能,我区经济硬实力、发展软实力、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利好因素不断集聚,特别是我们拥有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群体、勇于创新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些都为细河转型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因此,我们必将迎来细河“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新阶段。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决策部署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牢固树立“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要、创新为源、财税为本”理念,以“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为主题,以“科技引领、智慧赋能”为导向,以高标准建设“三区三基地”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二产兴区、三产强区、生态立区、科教名区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细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展示细河转型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今后五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围绕“六个显著提升”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七个“新”突破,争当阜新城区“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排头兵。
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上开创新局面。树立“抓发展必须强产业”观念,聚焦“三区三基地”建设,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举措、斗争的精神重塑产业体系,进一步做精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形成具有细河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按照“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的要求,强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招商政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招商,全方位促进有效投资。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上迈出新步伐。突出“科技引领、智慧赋能”,引导辖区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创新为源”,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产学研联盟”系列政策,不断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与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围绕产业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着力发展装备制造及配套、绿色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和直播电商等产业创新链。充分发挥细河工业产业基地平台作用,全面做好“三篇大文章”。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在释放区域发展活力上取得新成绩。强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本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良好氛围。完善行政服务大厅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打造全市一流行政服务中心。坚持“财税为本”,强化税源培育,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扩大资金规模,着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构建“1 3 n”国企发展新格局,全力做好“造血”“瘦身”“健体”工作。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释放“三农”发展活力。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达到新高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安全红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继续推动清洁取暖工作,抓好燃煤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综合管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黄家沟旅游度假区为载体,构建“山、水、林、田、湖,产、城、园、乡、人”共同繁荣的国家乡村振兴综合体,打造东北著名的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坚持“环境为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全力建设天蓝、水清、岸绿的美丽细河。
五是共享发展红利,在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上展示新作为。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双减”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关爱帮扶力度,妥善做好优待抚恤、安置、就业等工作。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动养老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防止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饮水安全、“厕所革命”等工作任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